硅化木赏析网

中国砚:非遗文化中的瑰宝

10-22

中国砚:非遗文化中的瑰宝

砚,一块精致的石头,来自于山川河谷之中,却使得古今文人墨客一次次抒写着大意人生。

砚台,什么时候出现在桌几案头的,实难考据。可以确定的是在墨和毛笔出现以后了。

砚的最初出现,就是研磨盛墨用的,用汉代刘熙的话说:“砚者研也,可研磨使之濡也。”


心中一方砚,眼中一片天。经石工开采,精雕细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人无穷的想象力给了砚台一个好听的名字”砚田“,也赋予了不同思想境界下的砚语人生。

从此,砚,不在服务于书写的实用功能,而是更多的走向了艺术价值。中国的传统文化最擅长的就是抒发情感,写意人生,追求高尚品格,而砚台的温润文雅,外秀内坚,恰恰符合了这一文化特质。


汉代石砚


砚,首先以使用为主。

“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即为好砚”,苏轼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见砚无数,这也是对砚台实用功能的中肯评价了。米芾在《砚史》中亦记:“器以用为功”,“石理发墨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文藻缘饰,虽天然,失砚之用。”,古代文人朴素唯真,他们认为砚既是实用之物,应当以宜用为上,繁缛花俏的过度雕饰,未免有本末倒置之嫌。


汉代漆盒石板砚


其次为艺术价值。

“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一嘘而泫,岁久愈新。谁其似之?我怀斯人。”苏轼被贬南粤时,看到工匠艰难的采石过程,不禁发出感叹豪迈挥笔写下《端砚铭》,用端砚的开采、雕刻、特性,喻人之高洁品格。

形制,是古代艺术品时代特征的集中体现,是当时人们审美追求、社会习俗、科技水平综合反映,也是我们对古代艺术品判断的主要依据。


北魏石雕方砚


砚台属于古代文房重器,向来倍受文人士大夫的重视。由于文人的广泛参与,其审美意趣和文化含量远远超过一般生活用品。

东汉到明代中期,重实用。以唐代四大名砚的出现为界,前期以陶瓷砚为主,后期以石砚为主,随着歙、端、洮河等名砚石的相继出现,在注重实用的前提下,兼顾石质之利和石品之美。

东汉时起,人们开始对砚台实施实用性“包装”。砚台共分三部分,即:台、研和盖。例如故宫博物院藏品“汉双鸠盖三足砚”。东汉时期,由于人们席地而坐,出于磨墨、舔笔和取用砚台的方便,砚台大多圆形,有三足。

南北朝时期出现四足砚。与东汉砚的主要区别在于:一、多一足;二、砚堂微凹;三、无研石、砚盖;四、方圆并存,且方多于圆。砚台从三足到四足,变化虽然微小,但却是革命性的,它标志着那个时代的科技状况和生产力水平。


南朝青瓷褐釉四组砚


四足砚以后,砚台的形制变化丰富了起来。隋唐时期有多足砚、圈足砚、箕形砚,宋代有了蝉形砚。宋代传世、出土实物相当多,其主流是抄手砚,而且影响到明代。


唐代青釉多足瓷砚


明代的文人非常喜欢在砚台上雕刻诗句、铭文。也正是因为此,砚台慢慢逐渐脱离实用,进一步走向艺术品。

明代中晚期到清代晚期,重品位。大量的以各地域为特色的名砚出世,而且出现了大批砚雕名家。清代中期的端、歙优劣之争更是促进了砚石的开采和砚雕品位的追求。


明代朱砂荷鱼澄泥砚


清朝的康乾盛世时期,制砚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种材质、各种形制的砚台百花齐放。砚台的雕琢也更加精巧、繁复。清代是砚台真正完成了从书写工具到艺术品的华丽转身。


清代 纪昀为那彦成铭端砚


晚清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制砚出现衰退。由于墨盒和自来水笔的广泛应用,砚台的实用价值逐步消退,加上中国内忧外患和长期的战争,砚石几乎停采,砚工改行。建国初期虽然恢复了砚台的生产,但还是以学生砚为主。加上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允许,因此高档砚台出品较少。

砚台,是读书人的爱物,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性已是很低,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透析着中华民族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力。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1300多年来,这里共开采过几十个砚坑。以老坑、坑仔岩、麻子坑等十个坑出产的砚石品质最好,其中开采于唐代的老坑以细润如玉,扣之无声,储水不耗,发墨不损毫的优良石质当之无愧地排在名坑榜首。

一张木桌,一盏台灯,几把刻刀,这便是端砚制作艺人所有的家伙。一个刀功了得的老师傅,一个月也就出品一方砚台而已。从选料、维料、开璞、设计,到雕刻、打磨、洗涤、过蜡、配盒,一方砚台的出品总共需要十二道工序。

鉴赏端砚石品,一靠摸,摸上去细腻、温润如玉者为上品。二看品,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的是天青;白如晴云,吹之欲散的是鱼脑冻,净嫩如柔肌;如凝脂的是蕉叶白;如细尘掩明镜的是青花;以及珍稀的石眼、金银线等,拥有这些石品堪称端砚石中的极品。

歙砚,产自安徽歙县,取名作歙砚。自唐开元年间问世以来,已有1200年历史。高品质的砚石源自唐宋时期的坑洞,也有的藏于河床之下。地质的奇妙力量,使黑石有了玉石一般细腻柔和的质地。

唐代的歙砚品种有龙尾石和金星石两大类,龙尾石有苍黑和青碧两种,涸而不滑,扣声清越,肌理紧密湿润;金星石上的金星呈谷粒状,如秋夜星空。

宋代开采龙尾石是一个鼎盛期。出现罗纹坑、眉子坑、水舷坑和金星坑等著名的老坑,还有溪头、叶九、紧足、碧里、济源和外庄等众多名砚坑,开采出了罗纹、眉子、金星、金晕、鱼子等五大类50余个小类的精美品质的砚石。


婺源县龙尾山脚下的砚山村


歙砚的形制归纳起来可分三大类:几何形、仿物形、随形。

洮砚,产自甘肃卓尼县,唐代属洮州,故称“洮砚”。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倾山麓的洮河,古不息,一川豪歌,奔腾而来,滋养和造化了绚丽多彩的洮砚艺术祁葩。在洮河流经临潭、卓尼、岷县一带峭壁耸立的喇嘛崖、水泉崖等地,历经数亿年水下地壳的演变沉积,造化出洮河沉积岩这种神奇梦幻,独特精美的“鸭头绿“制砚石材。


当代书法大师赵朴初题诗赞誉:“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洮砚老坑石在四大名砚中储量最少、最难采集。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比玉的形成要多几亿年,储量极少。

经千年开采,几近枯竭,加之开凿之地崇山峻岭、悬崖大壑、气候多变,采集难度极大,比端砚、歙砚更为难得。


宋代洮河石抄手砚


制作洮砚的洮石大致有四种:

一是鸭头绿,也称“绿漪石”,色泽绿,有水波状纹路,石质坚细,莹润如玉,是洮石上品。如在绿色纹路中夹杂黄色痕迹者,则更名贵。

二是鹦鹉绿,色泽深绿,石质细润,其中带有深色“湔墨点”的惹人喜爱。

三是柳叶青,色绿而又带有朱砂点,石质坚硬。

四是淡绿色洮石,具有渗水缓慢的特点。


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一种由泥合成并烧制的砚台。

”土乎成质,陶乎成器。“,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最早产地却莫衷一是,有河南虢州说、山西绛州说、山东青州说,虽各有说法,但都没有离江河太远。澄泥砚质地细腻,坚实厚古,形制多样,窑变奇幻,为历代文人学士所珍爱。

“四大名砚”中,澄泥砚是唯一以人工澄炼之泥烧制而成的陶砚(学术界也因此将“四大名砚”的特点概括为“三石一陶”),澄泥砚也是唯一不以产地命名的砚台。这两个“唯一”也为有关澄泥砚的争执埋下了伏笔。澄泥砚在历史上曾有南北之争,即分别以黄河流域的虢州(今河南灵宝)、绛州(今山西新绛)、泽州(今山东泗水)和长江流域以苏州为代表的“正宗”之争。现在,其“正宗”之争主要集中于虢州和绛州之间。

清 吴门顾二娘造簸箕纹澄泥砚

鲁砚,是山东各地所产砚种的总称,有十多种,并久负盛名。西晋《博物志》有“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的记载。



上世纪70年代之后,山东籍工艺美术家石可老先生在踏遍山东半岛的山山水水,摸清了红丝石、淄石、尼山石、徐公石、浮莱石、田横石、砣矶石、金星石、温石、燕子石等多种鲁石在当时的分布情况以及特性和特色之后,会产生以“鲁砚”命名这一荟萃山东半岛各个砚石种类的砚种的想法。

1978年,山东的各个砚种在北京团城集中展览,展览定名“鲁砚汇报展”,石可随后又于1979年出版了《鲁砚》和《鲁砚谱》两本著作,最终确定了“鲁砚”之名。


清乾隆御题的砣矶砚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鲁砚之尼山砚


易水砚,是中国制砚的鼻祖一点也不夸张。产于河北易县(古易州)易水河畔,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易县曾出土东汉时期的石黛板,被专家认定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易水砚。


易水砚玉黛石 九龙壁


易州的制砚师奚超父子在五代时,将易砚的制砚工艺传播至了安徽和广东,影响和带动了"四大名砚"中歙砚和端砚的发展,至今行内还一直流传着"传承古易水,奇珍握墨绝" "南端北易"的说法。

易砚石料取材于易县中南山的黄伯阳洞,石料主要为紫灰色的水成岩,"砚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讲的就是易水砚的石材:颜色柔和,层次分明,有的还点缀着天然碧绿或淡黄色斑纹,甚至暗紫、碧绿等不同色彩呈页状叠积或成水波纹线状,俗称"紫翠石" "玉黛石" 。

易水砚玉黛石

玉黛石是上亿年形成的水成岩,黑绿相间,层次分明,还有明显的水线纹,水为财,象征着财源滚滚之意(顾名思义玉就是绿色,黛就是黑灰色)。

紫翠石通体为紫色,寓意紫气东来,上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黄色斑点物,称为石晕,而形成的较小的规划一点的,我们称这为石眼,而眼中带眼的为“活眼”,有诗曾赞美石眼“人惟至灵,乃生双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黑睛朗朗,碧晕重重,如珠剖蚌,如月丽空。”

贺兰石砚

宁夏贺兰石砚,因其石料产于贺兰山而得名。贺兰山在银川西三十公里处,群峰迭翠,南北绵延数百里。贺兰石产在贺兰山小口子,又名小滚钟口,分前山石、后山石两种,常用后山石制砚。

贺兰石是做贺兰砚的原材,呈天然“深紫”和“碧绿”两色相互掩映,对比十分强烈。远看仿佛那“碧绿”是嵌入“紫石”上的碧玉,近观,却是自然生成的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在砚石中极为罕见。

之所以无比珍贵,是由于贺兰石是一种含石英粉沙的黏板岩,其构成的矿物非常微细,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夹携着玉带、云纹、眉子、银线、石眼等结构,均匀地散布着多种坚硬的石英粉和铁矿物微粒,石质细密,结构均匀,坚而不脆,用它不仅古朴典雅、妙趣横生,而且发墨迅速,不郁结,又耐用,带盖的贺兰砚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说。

贺兰砚讲究“相石”和“俏彩”。相石,就是观看石料的质地、走向和纹理,以及石料的大小,厚薄和自然形状;俏彩,是匠人根据石料紫、绿两色的多少,大小和分布位置,设计图案与层次,酝酿雕刻几层色彩、计划哪种图案。成品要使整个砚面紫绿分明、含蓄典雅、突出主题,价格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清康熙 御铭双夔龙凤松花石砚


松花石砚,始自康熙年间。康熙十六年(1677年),发现长白山下混同江边砥石山的松花石可中砚材,康熙帝即命内务府砚工雕琢、试墨,并钦点为宫廷御砚,在武英殿造办处专门设置了松花砚制作处。新砚制成后,康熙帝亲撰《制砚说》:“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礧礧,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给予松花石砚前所未有的赞誉,并为松花石砚御题砚铭,主要有:“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


清·兽纹松花石砚

松花石砚

松花石砚源始于明末,兴盛于清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此石砚自清朝康熙皇帝起便被封为“御砚”,专供宫廷使用。因地处清始祖发祥之地,长期封禁,不为一般人所知,所以,产地随清王朝灭而失传断产。直到1979年,吉林通化工艺美术厂经过3年的勘察,终于在松花江之源长白山脚下找到松花石矿,重新开 采,使这一历史宝砚获得新生。

苴(ju)却砚,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誉为“中国彩砚”。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苴却砚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腐,石晶绚丽丰富,已发现的就有石眼、青花、渔脑冻、冰纹、云纹、火捺、金星、绿标等,特别是石眼,碧翠高洁、鲜活如神、青如碧玉、红似金瞳、形如猫眼、鸲鹆眼等,堪称一绝。


苴却砚 仙山访友


“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千百年来,砚台在岁月的长河中,就是一部文人墨客书写千年的文化史,还是一部大国工匠研磨千年的文明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千年的创业史。

笔会写秃,墨会研尽,纸会用完,而唯独砚台,将历史与文化溶入不足盈尺的小小砚台之中,历久弥贵。文人爱砚,爱的是砚矢志不渝的相伴,爱的更是书桌前对自己内心的静心聆听。

宠物用品批发集散地

翡翠知识培训后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