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红瓷是古代皇家祭祀的专用瓷器,具有红中透紫、娇而不艳的特色。祭红瓷由景德镇烧制,虽然景德镇成功烧制出了这一名贵瓷器,但产量并不高。景德镇所拥有的祭红瓷藏品也不过9个半,其中的半个是宣德年间的祭红,可惜景德镇收藏的时候只剩下半个。
提到祭红瓷的烧制难度,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要拍一部《祭红》的片子,需要用到祭红瓷。可直到使用的时候祭红瓷仍然没有烧制成功,只能用郎窑红来替代。现代烧制祭红瓷都存在如此大的难度,古人就更不必说了(资料显示,2002年景德镇匠人在使用电炉达到近1300度的高温时,烧制出了鲜红色泽的“祭红瓷”,被定义为中国红)。
很多人可能对祭红瓷的名字有所疑问,为何要用“祭”,难道是祭天的意思?在古代祭红瓷确实是皇家祭祀用品,但还夹杂着一个悲壮的故事。话说明宣德年间,皇帝突然下旨命令景德镇烧制出前所未见的红色瓷器。负责监督的督陶官只顾完成任务交差,只给了极短的时间。完不成任务轻则挨打,重则丧命。一位老瓷匠的女儿见到父亲被囚,纵身跳进窑火当中抗议督陶官的暴行……人们打开窑炉,竟然发现烧制出来的瓷器为血红色。这种颜色正是前所未见的,自然复合了要求,但瓷匠的女儿却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祭红瓷也就由此得名。
祭红瓷由宣德年间创烧,但宣德以后景德镇匠人虽然经历无数次尝试,但很难再烧制出宣德年间那样色泽的祭红瓷器。清代龚鉽在《景德镇陶歌》中写到:“官古窑成重界红,最难全美费良工,箱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说明了祭红瓷烧制难度之大令人发指,其中最难的是对炉温的控制。祭红瓷烧制对于温度要求极高,需要1300度以上的高温。古代很难实现如此高的温度,不少匠人只能穷其一生追求这门艺术。
人们今天能看到的祭红瓷,除了代表古代匠人高超的工艺水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他们鲜血的产物。祭红瓷的珍贵不仅仅在于颜色的动人心魄,也不局限于数量的稀少,更多的是古代匠人们的奉献。正是因为他们的奉献,才有了如此珍贵的艺术品,并可以被人们所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