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里,人们大都从事体力劳动生产;在各种各样的体力劳动中,有一种劳动内容叫作“拉沿儿”。说起“拉沿儿”,稍上年岁的人都知道,有的甚至亲身经历过。所谓“拉沿儿”是专指协助他人将载重的“地排车”拉向坡顶的行为!
先说说“沿儿”。青岛的方言对地势的上坡和下坡称之为“上沿儿坡”或“下沿坡儿”;称人行道高于马路的“堰边”也称“马路沿儿”!这就明确地说明“沿儿”这一称谓在青岛地区是指相对比较高的的位置讲的。至于“马路牙子”这个发音基本可以肯定这不是青岛方言的发音!而是“马路崖子”的书面语言的发音。
再说说“崖”(崖、堐、崕同音同义)。这个字的准确发音为“ya”。云南少数民族发音“ai”。青岛乃至周边发音“yai”(这个音在新华字典里没有相应的字)。青岛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有两个村——“上崖”、“下崖”,其发音就是“上yai”、“下yai”。由于“崖”这个字的方言发音找不到相应的口语发音字眼,于是人们就选择了最接近的发音字眼“沿”并加上了“儿化音”替代了“崖”,作为书面口语表达!所以说“崖”包括“崕、堐”跟“沿儿”在语义表达上是一样的!而在文书表达上可能就要规范些,不能用口语的表达形式。但这些文书一般不需要朗读,而只需要阅读即可。当看到有书面上出现“拉崖”、“拉堐”时一定知道就是口语中的“拉沿儿”!即使读出声来也不会发出“laya”的,而会发“layai”,尽管这不是这两个字的准确发音。
要说“拉沿儿”就离不开“地排车”,有的地方也叫“平板车”。在青岛称“地排车”为“大车”!旧时代以驾驭这种车为职业的人被称之为“拉大车的”,属于“苦力”的劳动群体。
地排车”从出现到上世纪60年代末,一直是青岛内地货运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木质的车身,两侧配置了车轮。开始的时候是木制的加铁质轮箍,后来发展成充气式橡胶车轮;车身前两侧各安装有一根车把,车身前边车把之间装有两个铁环,这是给拉车人必备的行头——“盘绳”准备的;车把的根部与车轮之间的车身两侧各安装了一个铁环,这就是给“拉沿儿”的准备的。另外,在车把与车身结合处的车身下部还装有一对“车腿”,高度略低于车轮的半径,便于装货时或休息时放平车身。“车腿”之间与“车腿”后面的车盘底固定着一块网片子,形成了一个“网兜”。这是拉车人放衣服、水壶乃至干粮的地方。车身的尾部下面立着固定着两块大约20cmx30cm见方的木块,称为“车脚(jue)子”,下坡时用来减速或刹车。
说一下上文提到的“盘绳”。“盘绳”也叫“车攀”。一般的“盘绳”长约2米半左右(视个人的身高而定),最普通的是用小指头粗细的麻绳或粽绳,三、四根并排在一起,然后用布条将这几股绳子紧紧编扎在一起,约三指宽。两头各固定一个铁钩,拉车时将铁钩挂在地排车预置的铁环里,“盘绳”的中段套在拉车人的左肩或右肩上。这种“盘绳”相对较重,后来大都用“马力带”(50~60公分宽的传动皮带)代替了。因为在从事地排车运输中,单靠两只胳膊是很难完成运输作业的。必须用腰背和腿的力量来完成!而这个拉车的人俗称“驾沿儿的”(音)!
由于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运输任务,必须增加拉车人的数量。因此在地排车的两边各预置了一个铁环供拉车的辅助人员使用。这些在一边拉车的俗称“拉边绳的”。他们用来拉车的绳索也就被称作“边绳”。“边绳”的结构与“盘绳”不一样。它的一头固定了一个铁钩,另一头是一个环形的套,拉车时将铁钩挂住铁环,然后将“边绳”绕过肩膀,肘臂穿过绳套,剩下的就是蹬地用力了!
需要说明一下。“拉边绳的”与“拉沿儿的”是有区别的。虽说两者的工作内容是一样的,但其性质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拉边绳的”与“驾沿儿”的是合作关系,他们或是一个单位;或是共同租用一辆车,全程完成运输任务。这期间他们之间的角色是互换的。而“拉沿儿的”与拉车人之间是雇佣关系。一般都是在上坡时才需要!当然,也有雇佣“拉沿儿的”拉全程的。但资费要高一些。
旧时代,大多数“拉大车的”所使用的车都是租来或被大车店主雇来的。而这些人的收入是以载重量、里程甚至包括时间来核算的!他们必须以最可能小的成本付出,赚取最可能大的收入!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若非特殊情况他们大都不会两个人或更多人共租一辆车!
然而青岛的地理特性不可避免地给“拉大车的”带来无法回避的困难!那就是拉着载货的车,一旦遇到上坡路,即使使出“洪荒之力”也难以独立克服强大的地心引力!
于是便衍生出一种帮助拉车人克服一段“上沿坡儿”困难的营生——“拉沿儿”。
关于“拉沿儿”的较精彩详实的内容,在“青春的岛”师长的帖子里已经有过详细而精彩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以上图文由网友“一面楼”2016年9月4日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生动细致的描述了老青岛记忆里“拉沿”的真实写照。
《关于地排车、拉沿》
下面文章由网友“青春的岛”、文史学者赵长汉老师2005年4月11日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先后读了网友滴定管发表于2004-09-07的《难忘岛城地排车》和网友金锚9088发表于2004-12-31的《也说青岛的地排车》以及各跟帖,觉得很亲切,很有趣。在下忍不住也想啰嗦几句。木香于2005-01-12跟帖“有关地排车哪位还有感言”则鼓励在下斗胆为之。
(一)
记得我刚念高中时,每星期要劳动一天,规定我班每星期四劳动。好像分三个大组,其中一个组是拉地排车搞运输,班主任董老师指定我当这个组的组长。
每轮到星期四的早晨,我就和十来个同学一起,从学校黑板报廊的后面,拖出十来辆地排车,一人一辆,按总务处老师的布置,‘浩浩荡荡’出发。小港、大港、‘埠头站’、‘石炭县’(有这么些叫法吧?)都去过。后海沿儿、海关后、新疆路、华阳路、蒙古路、杭州路、四流南路直到办桥坊……留下过我们16、7岁的足迹。拉过麻袋装的花生,麻袋装的盐,木箱装的朝鲜苹果,东平路某院拉过海带,嘉祥路上拉过肥皂,辽宁路上拉过锯材,登州路上拉过面粉……。每每从小港爬上冠县路坡,比较累的时候,正好这里有个修车铺,于是我们每每在这里歇歇脚,给车子轮胎打气,等一等后面的同学。
当时学校有个焊接厂,经常派我们到17中去拉钢管来焊接。我们往往在蒙古路口停一停,歇一歇。有一次拉了钢管一路汗水走来,从云南路转入广州路到了广州路小学门口的时候(这个小学还有吗?),已经12点多,一位傅姓同学大约又累又饿,把车一停,扬长而去,自己回家了。我只好先把我的一车拉到学校,再回来拉他那一车。那时候也不知道告状。也不知道要求我们这个运输组和班上另外两个组轮换轮换(另外两组都在校内劳动)。少年时代,纯真的时代。
地排车没有制动机构,下坡时,把车辕抬高,使车后端和路面摩擦,以控制速度。有一次,我们满车从龙江路冲下来,一支冲到广西路游泳馆门口这里,才减下速来。毕竟我们还是些未成年的孩子,没有经验,不知深浅利害。‘回忆起来,你猜怎么着?还真有些后怕呐!’
(二)
拉沿儿,我怀疑应正名为拉崖儿。崖,高地也。今仍从众。
我所知道的拉沿儿,是在云南路从广州路口到滋阳路口这一段。拉沿儿,又叫拉边绳,足可望文思义。拉沿的,有成年人,也有中小学生,或失学生。人手一根带铁钩的绳子,稍微‘专业’一点的,可能还有一个垫肩。地排车过来了,拉沿的凑过去,一面嘴里恳求拉车人‘挂上吧!’‘挂上吧!’一面手里的铁钩子‘跃跃欲挂’。如果拉车人答应了,拉沿的就把铁钩挂到地排车的铁环上,绳子绕过后背、肩膀,跨在前臂,低头弓腰,脚前掌使劲蹬地。一滴汗珠摔八瓣,可挣5分至1角钱。如果拉车人体力好,或者舍不得破费(都不容易),拉沿的就兜不到这次生意,等下一辆再恳请‘挂上吧!’‘挂上吧!’
记得还上小学五六年级时的一天,一位要好同学告诉我,他昨天去拉沿碰到一个拉车的,因为他‘挂上吧!’‘挂上吧!’把拉车的叫烦了,拉车的没好气地喝斥他‘两分钱你也拉?’我问我的同学‘你拉没拉?’我同学说:‘我回答他,两分钱我给你朝后拉。’这得体的回答,决不粗野,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至今印象深刻。这位同学后来屡有作品发表,名字经常见诸青岛报端。此系后话,不提。
(三)
网友lqxnyy于2004-11-12跟贴:“在此说的是大车,这种车是在小地排车的使用中发展起来的”。我引用一句文绉绉的现成话,不敢苟同。大车车轮是木制铁箍,地排车车轮是用橡胶轮胎,仅此一端,即可表明它们的沿革脉息,所以我觉得恰恰相反,小地排车是在大车的使用中发展起来的。
网友beyond1217于2005-01-03跟贴:“好像中山路一带还有地排车专用道吧”。在下认为,这个“地排车专用道”,严格的说,应是“大车专用道”。地排车是胶轮,大车是木制铁箍轮,就对路面的碾压损伤而言,后者远甚前者。这“专用道”的铺设,应在大车广泛应用之时。如果胶轮地排车已经普遍替代大车,似乎不必为胶轮地排车铺设“专用道”。在我印象中,当年青岛的马路,凡有人行道的,都铺有这“专用道”,市民们称之为“石条”。谚曰:镶金牙的自来笑,穿皮鞋的走石条……,当年穿皮鞋的少,皮鞋底钉铁钉,走在石条上,笃笃有声,以示炫耀。这些石条哪里去了?修马路时都覆盖在下面了吗?
至于有的网友赞美:“以前拉沿的体力都棒极了”。怎么说呢?未必吧。我没拉过沿,但我的伙伴中不乏有此经历着,仗着年轻而已,体力未必都棒极了。有的为了养家糊口,有的为了贴助父母家用,有的为了赚几文钱去小书摊子上看小书……
涂鸦至此,我想起已故名作家孙犁先生的名句:童年啊,你的整个经历,毫无疑问,象航行在春水涨满的河流里的一只小船。……有关你的回忆,就像你的负载一样,有时是轻松的,有时也是沉重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