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探索湖南:常德木雕与湘西北版《清明上河图》的奇妙结合

03-31

探索湖南:常德木雕与湘西北版《清明上河图》的奇妙结合

明朝时期

明宪宗第十三子朱祐枢封荣王

后就藩常德府

从京城调集大批能工巧匠前来修建荣王府

精湛的宫廷雕刻技艺与常德民间木雕技艺融合

形成了现在的常德木雕

如今

常德潘氏艺术木雕非遗传承人潘能辉

计划雕刻10米长的《湘行散记》

展现湘西北民俗与文化——

木雕作品《湘行漫记》画稿局部。张林 摄



“让每一个人能够看到儿时的自己,看到历史”


潘能辉1971年出生于常德安乡

祖上四代从事木雕

他从小学习书画

15岁开始接触木雕

20岁,潘能辉来到深圳、香港等地

给海外客户做木雕


“我的文化根脉在湖南、在常德。

2013年

潘能辉和同样从事木雕创作的妻子胡美华

回到老家开办木雕工作室

围绕地方特色建筑、

民间风俗等主题开展木雕创作

潘能辉在绘制巨型木雕《湘行散记》设计图。通讯员 摄

徽派的雕法、浙江东阳的雕法、

福建莆田的雕法

甚至是国外雕刻技法

潘能辉的木雕作品博采众长

融入地域文化与地方风俗

“让每一个人能够看到儿时的自己,

看到历史。”

他以常德河街、七里桥、

安乡深柳书院等为主角

创作了不少作品



湘西北版《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


常德河街

最早形成于明朝,原本位于沅江旁

年轻的沈从文曾在河街租住

著名画家黄永玉在常德出生

2015年

常德在穿紫河畔重修河街

“常德河街”便由黄永玉题写


2019年

潘能辉的工作室入驻河街非遗文化街区

他和胡美华决定

以沈从文《湘行散记》为创作蓝本

用木雕技艺再现湘西北地区的

自然景观、人文风貌、

建筑街景和码头文化


十几个人的采风团队,11次采风

仅是收集整理资料潘能辉就花了1年

之后闭关8个月完成草图创作

2022年开始绘制水墨定稿

最终定稿还需要两三个月

3月19日,常德河街非遗文化街区,潘能辉和妻子胡美华在展示巨型木雕《湘行散记》的绘画水墨创作稿。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常德河街、桃花源、二酉山藏书洞

还有凤凰的端午节“抢鸭子”

……

在这幅长达20多米的

巨型木雕《湘行散记》设计图上

屋顶的瓦片,船边的浪花

耍猴把戏的民间艺人

都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很像清明上河图”


接下来

要把设计图还原到一根长10米的

巨型红椿阴沉木上

预计要10年时间



让非遗文化为历史文化街区添彩”


潘能辉的工作室里

还有一幅长卷《常德的船》

背景依旧是繁华的常德河街

水上泊着48条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木船


船是水上的精灵

这一次,潘能辉将船作为创作的主角

不仅仅用绘画和雕刻复原湘西北旧时光

还计划在穿紫河上、河街旁

将《常德的船》画面还原成实景

打造成大型文旅项目

3月19日,常德河街非遗文化街区,潘能辉和妻子胡美华在展示木雕制作技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到时候,

水下粼粼波光,船上灯笼摇曳,

那样子一定非常漂亮。”

河街夜景在潘能辉的眼里闪起光来

“有了《湘行散记》《常德的船》等木雕作品

以及这些实景船只作为文化载体,

一定能吸引和留住更多游客。


非遗传承之路非常艰辛

但潘能辉夫妻充满信心

“我们一定全心全意打磨好作品,

让非遗文化为历史文化街区添彩。”


来源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卓萌
编辑丨刘颖


八哥鸟

豹点蟹会攻击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