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揭秘古装剧与历史真相:明代之前的银子探秘

08-20

揭秘古装剧与历史真相:明代之前的银子探秘

我们以为的银元宝

“小二,来一斤好酒,二斤牛肉,还有什么时鲜蔬馔一并上来”,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银元宝来,足有10两重,直接拍到桌上,,,,,,我们看过的武侠小说和古装剧经常会遇到这种场景。我不禁感叹,古人都这么有钱么,10两一个银元宝随手就掏得出来,而且花起来就毫不心疼,,,,,

这些都是影视剧和武侠小说对我们的误导,其实在古代,多数中国人可能一辈子也没见过10两一个的银元宝。

真是历史中的银元宝


真实历史中的银子

首先,白银作为主流货币的历史并不长。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占据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这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整个社会用于交换的商品总额不大,所以对货币的需求量也不高,货币的供应量和流通速度长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另外,中国自古就不是盛产白银的国度,银矿的开采的冶炼技术也不算发达,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流货币是铜钱,而不是白银。白银更多的是作为首饰、贵重器皿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和宫廷中。也许有朋友会有疑问,既然白银从来都不是中国古代的主流货币,那为什么留下许多的历史文献中都有以白银为计价的商品交易记录?例如宋、辽之间缔结的《澶渊之盟》中明确记载,宋每年向辽国输送“岁币”30万两白银。难道大宋朝每年向辽国输送的岁币不是白花花的银子么?还真不是!大宋朝每年向辽国输送的岁币是以白银为计价,以布匹和丝绸为主的实物商品(还有一些铜钱),这些商品的价值共计白银30万两。在这里,白银是作为价值尺度而存在的一个虚拟的概念,并不真的是白花花的30万两银子。因为对于辽国来说,大宋朝的商品才是他们需要的。银子,又不能吃又不能穿,要它何用?到了明代初年,农民向朝廷上缴的税赋、朝廷发给各级官吏、士兵的俸禄都是以粮食为主的实物,别说白银,就连铜钱都很少用到。这种实物税赋、工资的情形在现代人看来简直无法理解,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中确实是这样的。无独有偶,在江户时代的日本,武士的薪资也是以大米为标的的实物工资。等级和地位高的武士,年薪大约是500石大米。而等级较低的武士,年薪也就是40石大米左右。明月也曾照古人,大明朝的官员和江户时代的日本武士每个月挟着米袋子排队领工资的时候也难免会因为缺斤短两与发放俸禄的官员发生争吵,想来也悲催。

影视剧中古人花银子的形象

其次,白银在什么时候才成为中国的主流货币的。白银成为主流货币大约是在明代中晚期。16世纪,随着欧洲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美洲的白银被大量发现并开采出来。而此时的中国,则进入了小农经济的高潮期。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都是拳头商品,深受海外青睐。而中国却不需要外国的商品,因为自然经济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因此,贸易上的出超导致大把的银子也就哗哗地流入中国人的腰包里了。彼时的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攫取了大量的白银后,并不直接把白银送回欧洲,而是直接开船行驶到中国,用白银在中国换取大量商品后再返回欧洲进行销售,一条航路做了两次生意,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这样就导致了中国市场流通的白银越来越多,到明万历年间张居正主宰内阁推行“一条鞭法”,正式把白银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形式,这样就使得农业、手工业通过白银这种媒介与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推行摊丁入亩,彻底取消人头税,大大放松了官府对农民、手工工匠、商人的人身控制,这样又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是需求也进一步增加,金、银作为贵金属的凝聚价值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金、银的需求与日俱增,于是对外贸易日趋繁盛。这样从明中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白银才在社会生活中真正确立了主流货币的地位。

欧洲殖民者的航路图

明、清两朝的中国人经常使用白银么?其实也未必。不可否认的是,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市场,势必会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导致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白银价格相对下降。但是,即便是这样,整块的白银依然是大额价值的货币,普通老百姓轻易也拿不出来5两一个的银元宝或者银锭。

那么白银在古代到底价值几何呢?还是以明代为例,通常情况下,一两(过去的1两大约相当于35克)白银和铜钱的比价通常在1500文上下变动(银价在当时是浮动的,随市场行情每日变动)。而当时市面上的烧饼,1文钱就可以买到了。1两白银差不多可以买1500个烧饼。对比现在的物价,菜市场的烧饼大约也就1块钱一个。那么古代的1两白银的购买力其实比现在的1500元还多一些,因为古代的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生产1个烧饼所需要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比现在要多得多。如果还是没有概念,我们就再引入“贯、石、匹、两”的概念。贯,是铜钱的计量单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贯铜钱的数量也不尽相同,但是大体上在1000文--1500文之间。成语中的“家财万贯”,指的就是这个概念。可见,在古代“贯”是与“两”长期并存的货币概念。石,是对稻米的计量单位,石的概念也时有变动,但是1石通常代表100斤。匹,是对布帛、丝绸的计量单位。过去经常说的一匹布、一匹丝绸就是由此而来。一匹纺织物的大小也是有固定规制的,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块13米长,1.4米宽的大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物价虽然时有变动,但是一两银子的价值基本上约等于一石米、一匹丝绸或者一贯铜钱。说真的,一两银子的价值即便是在清代,白银大量流通的时期也是不小的。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一张面值1000元的软妹币了。那么既然银子是大额货币,古代社会生活中用于支付的是什么呢?答案是“碎银子”与铜钱结合使用。日常生活少有大额商品买卖,购买柴米油盐酱醋茶,用铜钱就够了。稍微大点的钱,就使用碎银子。大宗商品交易时才会用到真正的银元宝、银锭。为此古人还发明了专门用来称碎银子的高精度杆秤,戥(发等音)子。戥子还可以称重药材,现在的中药店里还可以看到。

碎银子

戥子

那么碎银子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当然是从整块的银元宝、银锭上剪下来的了。这就是为什么真实历史中的银元宝为什么会做成两头高翘且薄削的造型了,因为方便剪切啊。如果做成浑圆的造型,外形倒是可爱了,可是剪起来就费事了。

真正的元宝四边薄削,方便剪切

清代中叶,康乾盛世期间,一个中国的中产5口之家的农户一年的收入大约是35两白银。除去税赋,可支配收入大约还有30两。这30两的收入,平均到全年,每个月也不足3两。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经常接触到的货币只能是铜钱和碎银子。整块的银元宝、银锭是无缘得见的。

那么小说、影视剧中的“官银”又为何物?官银就是指由各级政府组织铸造的白银(元宝、银锭、银圆各种形状都有),因为官方铸造的白银在重量和成色方面更有保证,所以官银在社会流通领域的信誉度也更高,也更为消费者所推崇。既然有官银,就会有“私银”。因为古代中国采用贵重金属作为货币,于是乎只要是手中有贵金属和铸造模具的人,就可以铸造货币。政府其实对市面流通的货币是没有发行权的,于是各种民间私自铸造的铜钱、银锭也应运而生了。封建政府从民间征收上来各种碎银,再重新融化铸造成官银,作为上缴的税款。通常情况下,官银一旦上缴至户部的银库再想流出就很难了。官银的流出渠道只有给官员、军队发放俸禄、支付大额商品或服务(赈灾、修理河道等)这两个途径。别说普通百姓根本无缘得见,即便是吃朝廷俸禄的士兵也不曾见过(清代八旗骑兵的月俸为白银5两,绿营兵则更少)。

至于影视剧中的主角动辄就掏出一个10两、50两的银元宝来,那是不尊重历史的胡编乱拍。

月光石

黑碧玺的功效与作用佩戴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