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如是
编辑|亦如是
香炉是中国传统香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器具,其在先秦时期除了在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外,还承担着更多的实用功能,为人们日常用香提供便利,设计更注重实用性。
香炉的造型和结构主要考虑如何有效燃烧香料,这样香气才能充分释放。
审美元素在香炉的设计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是服务于香炉实际使用的便利性和祭祀仪式的合适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香炉逐渐演变,在功能上得到提升,同时也逐渐融入更多的设计理念和审美元素。
香炉文化在古代有多大影响?它又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的呢?
中国的香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要研究香文化的起源,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汉字“香”在中华文明初期所包括的含义。
早期的文字记载显示,“香”出现在先秦时期,与统治者举行祭拜仪式等活动联系在一起。
《尚书·尧典》中对舜登基这一历史事件曾有这样一段记载:“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从字形的角度来解析“香”这个字,其上面是一个“禾”字,这个字最开始是在商代甲骨文中被发现,其本来含义就是指谷子、粟以及一切粮食作物,现在则多指稻子。
下面是“曰”字,最早也见于甲骨文,一指“事”从一个口子中冒出来。
从“香”字可以解读出,先民们最早对“香”所寄托的感情主要体现在祈祷上天能保佑土地、保佑来年农作物有好收成的美好愿望。
种得的粟黍等粮食作物煮熟后所散发的香气让人觉得满足,表达了人们对食物的美好向往。
再后来,香逐渐发展出了新的含义,人们在生活中开始更多地学习和使用香。
先秦儒家提出了“香气养性”的理念,为中国香文化的演绎奠定了基础。
楚辞中也有大量描写和赞颂香料的诗句,如“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九歌·湘夫人》),“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离骚》)。
以上诗句都体现了先秦时期楚人对用香的赞美之情。
《诗经·小雅·蓼萧》也记载:“蓼彼萧斯,零露瀼瀼......寿考不忘。”体现了当时人们已经把香和人的君子品德联系起来。
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便开始探索和使用陶土,初步尝试制作简单的陶器,如陶罐、陶盆等。这些器物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满足简单的储存需求。
新石器时代晚期见证了陶器制作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陶器的形制逐渐丰富,技术手段更加精细,人们开始制作更大型、更复杂的陶器,如陶缸、陶壶等,体现了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一时期的陶器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陶器的种类更加丰富,工艺更加精细。
人们不仅制作了用于储存和烹饪的器皿,还创作了装饰性强的陶艺品,反映出当时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1983年,在上海福泉山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墓。
其中共出土玉、石等将近180件,其中就有一件目前为止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完整的灰陶竹节纹熏炉。
这件炉具的样式具有开先河的意义,但是也许是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在其后的千余年中都没有发现相似的器具,更没有发现与其相配的或者是和其他香炉配套的香事器具。
此熏炉以陶质制成,造型独特,构出笠的形状,并附有盖子。炉盖上刻有18个小孔,分为6组,每组3个小孔。
炉身为大口设计,呈斜直腹形状,底部有矮短的圈足。外壁装饰着6圈竹节形状的凸棱纹,为器物增添了独特的美感。高度为11厘米,口径为9.9厘米。
其设计令其不仅适用于熏蒸香料,而且通过炉盖上的18个小孔,能够使香气得以充分散发。
此熏炉在形状、纹饰和功能上都呈现了精湛的工艺性和实用性价值。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指出:“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在向自然界斗争中的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因此,陶器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工具,更成为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的体现。
这种陶灰竹节纹熏炉是一种专用于熏香料的器具。当时所使用的香料很可能是天然植物提炼而来,其主要功能可能包括清新空气、驱避蚊虫以及治疗疾病。
这件熏炉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香料的应用,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周礼·秋官·庶氏》中记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凡驱蛊则令之比之。”
此熏炉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同时也兼具了审美价值,它的出现更是将中国的用香历史追溯到了4000多年前,由此可见,中国用香的历史之久远。
近代以来,考古专家在战国时期的墓葬当中发现了较多的香熏炉,如在湖南长沙的楚墓群中,发现了若干陶质豆式熏炉,其中有一台熏炉内仍保存有未完全燃尽的草木类香料。
1992年,江苏苏州真山东周墓地也出土了一件豆式釉陶器熏炉,且这两件熏炉上的炉盖上都分布着若干大小相同的熏孔。
后来也发现了一些彩绘陶熏炉,其造型变化与上述的两件香炉区别不大,但却具有了一些独特的图案。这种陶熏炉以灰陶为材质,整体呈现出雅致的豆形。
它由盖、腹、足三部分组成,炉身呈现出圆腹圆底的设计,端正的直唇。
盖面和腹部都经过精巧的刀法处理,做出深刻的刀划、计时点和朱砂彩绘的几何纹饰,色彩强烈,艺术表现力十分突出。
炉盖采用覆钵形状,顶部设有孔洞,而盖顶是扁圆形的实心钮,钮部还设计有孔洞,下端扩大呈喇叭筒形足。
此炉的设计充分展示了早期豆形陶器的演变,其独特的形态和纹饰构成了古代陶器的工艺和审美理念。
其制作工艺也十分精湛,灰陶的运用体现了制作者对原材料的巧妙运用。整体造型流畅而端庄,独特的刀法和几何纹饰为炉体增色不少。
每一处的刻画都体现了匠人高超的技巧,从而使这件炉成为早期陶器的杰出代表。
那么这种香炉到底是怎么进行香料燃烧的呢?
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显示,该时期普遍都使用这一种陶制熏炉由于当时人们通常席地而坐;
为方便使用,此类熏炉的高一般控制在20厘米以下,造型呈豆状,表面装饰有三角纹、条纹等几何图案,而炉盖上则留有镂空的部分用于释放烟草。
这一设计灵感源于带盖的高柄豆、高柄杯类器物的形态,因而被称为豆式熏炉。
豆式熏炉的柄部设计纤细而高,方便手握,而底座的足部为圈足状,保证了熏炉的稳定性。
熏炉内使用的香料主要来自草本植物,这些香料在干燥后即可被点燃。
由于熏炉对通风和产生烟雾的要求并不高,因此陶制的豆式熏炉制作相对简单,因而迅速流行起来,且对西汉早期香器的设计产生必然的影响,成为西汉早期香器设计的主流形式。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古代,这种熏炉被放置在贵族们的室内,其内部装有蕙兰等香料,很可能还加入了动物油脂以促使香料充分燃烧。
当专门负责香事的官员点燃香料时,熏炉内豆大的火焰迅速让芳香弥漫整个空间;
居住其中的人们既享受到嗅觉上的愉悦,同时也在这芳香熏染中提升了个人的品位,与香草所象征的美德相得益彰,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后来香炉被战国时期的文人雅士赋予了更多的审美意味,人们更追求香炉形式上的美,在材质、造型等方面都开始进行创新,并融合一些信仰、文化方面的元素。
1995年,陕西凤翔县雍城遗址西部的姚家岗建筑遗址附近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铜凤鸟衔环熏炉,该熏炉通高35.5厘米,重约4公斤。
其设计独特,充分展示了工艺的独特性,在当时的同类器物中堪称伟大杰作。
考古发现显示,该铜熏炉出土地点位于雍城遗址,而雍城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都城。
秦国自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建都于雍城,至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雍城成为秦国都城近百年,即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
这座铜熏炉的发现地点在雍城的宫殿遗址,表明它很可能是秦王宫内的文物,代表了当时铜熏炉制造的最高工艺水平。
《尚书》中记载:“至治馨香......明德惟馨。”即指德行的馨香最高,是非黍稷的香气可比的。
由此可见香文化发展到这个时期,已经具有了更高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新石器时代更好的生存为愿望了,人们希望具有更高的品德,并把这种愿望寄寓在香具和香料中。
回溯先秦时期的香文化,最初汉字“香”并不只是指代食物,还承载着人们对神秘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敬。
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展伴随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向生活实用的转变,陶器制作技术逐渐升级,制作出了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熏炉。
战国时期的熏炉主要以豆式香炉为主,在彩绘图案上更进了一步,更是出现了凤鸟衔环铜熏炉这种代表了当时最高制作水平的工艺品。
先秦时期香炉的变化,也代表着先秦香文化的演变。屈原《离骚》中有几句咏叹:“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更是说明香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被更多的文人雅士所接受和学习。
香文化无论在其起源还是特征上都表现出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直接引导我们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还为中国传统美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随着香文化的发展,各种独特的物品如香包、香炉等次第出现、不断升级,并在今天仍然能够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