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佛教五树六花介绍及历史文化背景深度解析

10-26

佛教五树六花介绍及历史文化背景深度解析

【导语】关于佛教“五树六花”,在不少百科有介绍,比如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五树六花”,也有相关资料(如下图),相对比较简单,关于文化起源以及详细特征,却很少有相关资料说明,笔者以前曾经单独分别介绍。最近有粉丝和读者留言,希望可以综合介绍一下,因而特撰文分享,以飨读者。


南传佛教“五树六花”的溯源以及文化鉴赏


作者:花木君


在我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人们普遍信奉南传佛教,据说根据佛教教规,除必有一尊释迦牟尼的塑像,不少于5个僧侣外,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树六花”“五树”指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莲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白兰花)和地涌金莲。



然而,在南传佛教的佛经中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是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文化和佛经教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南传佛教本土化的一种地域文化。



西双版纳地区的南传佛教,约在7世纪中由缅甸传入,最初只是口口相传,至南宋景炎二年(1277)傣文创制后始有刻写贝叶经文。随着和本地文化的融合,西双版纳的南传佛教逐渐变得具有地方特色。



西双版纳地区的佛寺不但是宗教活动中心,而且也是村寨民俗文化的活动中心。寺庙一般位于村寨中地势较高的山坡上,或者在寨子的主要入口等全村风景最优美、地位最显要的地方,且往往被茂密的树林环绕,便于人们崇拜和祭祀。于是,自然和人文相互融合,在佛教经义的散播下,加上本地的植物茂盛,很早就有神灵崇拜,因而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佛教“五树六花”传说。


专栏
花卉植物文化
作者:易花得木
29币
25人已购
查看


“五树”之菩提树


菩提树原名为“毕钵罗树”(梵文bodhivrksa),“菩提” 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豁然开悟、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树是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侧脉5-7对;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教开山祖师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在树下跏趺坐49天,终于顿悟,开创佛教。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云:“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梵文bodhivrksa)焉。”。佛祖既然是在此树下"成道",此树便被称为菩提树。



在印度,每个佛教寺庙都要求至少种植一棵菩提树。在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也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非常讲究菩提树的"血脉",并以当年佛祖顿悟时的圣菩提树直系后代为尊。有种说法称,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的妹妹砍下了圣菩提树的一棵树枝,将其带到了斯里兰卡并种植成活。



斯里兰卡圣菩提树

后来位于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在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时被毁,斯里兰卡的菩提树便成了维系佛祖渊源的"唯一血脉"。时至今日,在印度佛教圣地所植的菩提树,包括佛祖打坐原址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全部由斯里兰卡的菩提树嫁接而来。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带来一株从这棵树上取下的枝条培育成的小树苗,现在在北京植物园被妥善养护。

“五树”之高榕


高榕又叫高山榕,俗称大青树,属桑科、榕属常绿高大乔木,高25-30米,胸径40-90厘米;树皮灰色,平滑;幼枝绿色,粗约10毫米,被微柔毛。在西双版纳地区,当地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都将高山榕看作神树,倍加崇拜,所以特别喜欢将它种植在村寨或寺庙周围,精心养护,严禁损毁,而当地的年轻人或孩子们则都喜欢在这宽敞阴凉的树下聚会活动。因而在西双版纳经常可以看到树龄久远的高山榕所形成的独树成林景观。

“五树”之贝叶棕


贝叶棕是棕榈科、贝叶棕属常绿高大乔木状植物,高可达25米,具较密的环状叶痕;叶片大,半月型,呈扇状深裂,裂片裂至中部,剑形,叶柄粗壮;花序顶生直立、圆锥形,序轴上由佛焰苞所包被,上面着生花,乳白色;果实球形;2-4月开花,翌年5-6月结果。



傣文贝叶经

贝叶棕是傣族文化的载体,源自傣族文字的创立。傣族文字是在南宋末期随着佛教传入而产生的,傣族高僧将傣族古老的智慧、历史和佛经刻写在耐腐的贝叶棕叶片上,形成贝叶经,贝叶经堪称傣族文化的鸿篇巨著。因而贝叶棕树历来受到傣族人们的珍重和爱惜,人们在寨子里广泛栽植,成为傣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有益结合的象征。

“五树”之槟榔


槟榔是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槟榔和佛教结缘,源自佛教的慈悲心肠,南传佛教不戒荤腥,而是恪守原始佛教托钵乞食的制度,人们供养什么就吃什么。不过毕竟荤腥就要牵扯到杀生,因而南传佛教还是鼓励素食的。而槟榔的果实可食,当地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愈嚼愈香,醇美醉人,再加上槟榔树叶片青翠优美,于是槟榔也成为西双版纳地区广为栽培的原因之一。

“五树”之糖棕


糖棕是棕榈科,糖棕属常绿乔木状植物。高可达33米,直径最粗可达90厘米。叶大型,掌状分裂,近圆形,有裂片;花黄色。糖棕的羽状叶片常年油绿,巨大而稠密,犹如天然的华盖,遮挡住热带炽热的阳光,给人们一片凉爽的绿荫;另外糖棕可以割取汁液制糖、酿酒、制醋等生活资料,叶片可盖屋顶、编席子和篮筐等,是西双版纳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树种,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而和佛教结合起来,演变成五树之一。

专栏
植物花卉的辨识区别
作者:易花得木
29币
20人已购
查看

“六花”之莲花


莲花(荷花)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中经常看到的象征物,可以说是佛教的教花,这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当中也非常普遍,莲花代表着圣洁的化身、清净的法身和庄严的报身。除莲花之外,其他都是具有明显特征的热带植物,并且莲花是唯一的水生植物。因为莲花(荷花)和佛教因缘有很多介绍,这里就不赘述。

“六花”之文殊兰


文殊兰一般指亚洲文殊兰,又名十八学士、白花石蒜等,为石蒜科、文殊兰属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鳞茎长柱形,叶20-30枚,多列,带状披针形,长可达1米,暗绿色;花茎直立,几与叶等长,伞形花序有花10-24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花高脚碟状,芳香;花绿白色,蒴果近球形。花期6-8月。



文殊兰叶片盘旋生长,成圆形分布,深绿色,呈波浪形弯垂,四季青翠,花葶高出叶片,花繁而耀眼,六片花瓣呈伞状开放,花色洁白,淡红色雄蕊细长高挑,犹如芭蕾舞,舞姿轻盈,花香浓郁,尤其是傍晚,清香扑鼻,诱人寻觅,远望去在一片翠绿当中,晶莹纯洁的文殊兰花团锦簇,清灵素雅,分外迷人。

“六花”之黄姜花


黄姜花是姜科、姜花属多年生陆生或附生草本。具块状根茎,茎高1.5-2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穗状花序长圆形,苞片长椭圆形,覆瓦状排列,每一苞片内有花3-5朵;花深黄色,形似蝴蝶,气味芬芳纯正,沁人心脾;唇瓣倒心形,黄色,当中有一个橙色的斑,顶端微凹,侧生退化雄蕊短瓣状;花朵由下至上依次开放,极为漂亮;自然花期8-9月。



黄姜花叶片四季翠绿,弯曲婆娑,花穗直立,拔出花叶,亭亭玉立,致密如莲座;香气清雅,纯正浓郁,沁人心脾;花色典雅,雍容端庄;花形飘逸,轻快灵动;鲜切花保存时间长久,香味不散,是寺院供奉佛祖菩萨的常见供品;另外黄姜花根部汁液还可以印染袈裟,因此非常受到佛教僧众推崇,成为佛教圣花。

“六花”之鸡蛋花


鸡蛋花,别名缅栀子、蛋黄花、印度素馨、大季花等,是夹竹桃科、鸡蛋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肥厚多肉;叶大,厚纸质,多聚生于枝顶,叶脉在近叶缘处连成一边脉;花数朵聚生于枝顶,花冠筒状,外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极芳香。花期5~10月。



鸡蛋花树形美观,奇形怪状;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其状甚美;夏季开花,五片花瓣螺旋绽开,犹如莲花绽放,花香清雅,清新圣洁,因而被奉为佛教六花之一。

“六花”之缅桂花


缅桂花就是白兰花(并非白玉兰),为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树木高大,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蓇葖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



白兰花不是白玉兰,白玉兰春天开花,白兰则盛花期在夏季。同属品种还有黄兰和含笑花,黄兰也称黄缅桂,橙黄色,香气甜润似桂花,比白兰花更香浓,花期较白兰晚一些;含笑花,花较白兰小,黄白色,单生于叶腋间,具有香蕉型芳香。

“六花”之地涌金莲


地涌金莲是芭蕉科、地涌金莲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丛生,具水平向根状茎。假茎矮小,高不及60厘米;叶片长椭圆形;花序直立,直接生于假茎上,密集如球穗状,黄色或淡黄色,有花2列,每列4-5花;合生花被片卵状长圆形,浆果三棱状卵形。



地涌金莲由于其花苞片金黄,犹如一金色莲花从大地涌现,故得名,地涌金莲花期在春季,可长达半年,具有花大、花艳、花期长突出特点,在旺盛的生长期,叶片能散发出淡淡的青草香气,因而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成为六花之一。



以上就是南传佛教西双版纳地区的五树六花的起源以及文化鉴赏,虽然属于地方民俗文化,可是佛教五树六花已经广为人知,成为不少前去西双版纳旅游者的观赏项目之一,应广大花友邀请,因而作一简单介绍,若有不到之处,敬请诸位指正,谢谢!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2019-10-26易花得木


宠物粮

工笔荷花作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