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屠隆的藏书观:揭秘古代文人如何藏书

05-30

屠隆的藏书观:揭秘古代文人如何藏书

宁波号称“书藏古今”,从“藏书之富,南楼北史”(全祖望《湖语》)的宋代开始,明代的丰氏万卷楼、范氏天一阁,清代的双韭山房、烟屿楼,民国的别宥斋、伏跗室,历代都出现了非常有名的藏书楼和藏书家。或许是受浙东学派“经世致用”的理念影响,他们的藏书,都是以学者型的“用”为主的藏书。比如大学者黄宗羲主张“藏书者,谓当以书明心,不可玩物丧志”,全祖望就鄙视那种“仅以夸博物,示多藏”,对那些秘不示人,以此当做财产,垄断知识的人没有好感。徐时栋则说,“置书以宜读之为务,奇僻之书无所宝也。故吾家所有书,大约皆布帛菽粟”,藏以致用,这个想法一脉相承,却很少有人去总结藏书、鉴赏书籍、把玩书籍这一块。当我翻到晚明时代宁波人屠隆的《考槃余事》时,发现其实宁波人除了实用藏书的理念外,也是非常重视品玩鉴赏藏书的。

屠隆的《考槃余事·卷一·书笺》分“论书、刻地、印书、书直、雠对、藏书、观书”七节,论书一节讲了宋版书为什么如此贵重。第一是因为刻工好,第二是校对仔细,没有错处,第三是字体漂亮,第四是印刷干净,第五是数量少,后人重刻的少。像六经、《骚》、《国》、《史记》、《汉书》、《文选》,都是宋版书的精品,而且宋版收纸坚刻软,字好像人写上去一样。用墨稀薄,但没有湮迹。读书的时候,有一种书香味。

“刻地”与“印书”,屠隆比较推崇吴、越、闽三地的刻工,虽然其他地方也都有刻,但以这三地最好。或许与晚明时代江南经济发达有关。印书的纸,他把“永丰绵纸、常山柬纸、顺昌书纸、福建竹纸”从优到劣,依次排列。绵纸是一种用树木的韧皮纤维制成的纸。纤维细长如绵,所以叫做绵纸,它的特点为“白且坚”。柬纸一般为桑皮为原料。特点是“润且厚”,顺昌纸的话,虽然没有绵的坚硬,没有柬纸的厚实,但价格便宜。还有一种“短窄黧脆”的闽中纸,价格最便宜。但屠隆所用的十之八九都是这种纸。他感慨“若稍有力者弗屑也”。虽然一笔带去,我们也可以想像屠隆晚年著书时的生活窘境。

“书直”和“雠对”两小节里,屠隆谈怎么样定位书的价值,他从版本、刻工、纸张、装帧、印刷、需要程度、数量多少七样要求来定价,版本看抄本还是刻本,抄本看它有没有错误,刻本看它刻得精细还是粗糙,纸的选择要求漂亮,装帧看工艺,印刷看每一页的墨色是不是一样,需要程度,则看该书对比同时代的书,而且考虑自己用不用,数量多少,看它的新旧年代。从这七个方面来看,衡量价值。对于“雠对”,屠隆非常重视,藏书者精于雠对,所以往往有善本。所以他反对以一种版本为正,有多个版本才可以相互对比。

最后讲“藏书”与“观书”。藏书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的打理,藏书要在还没有入梅雨期间,就要晒燥,放入柜中。还要求用纸糊密封柜子,不要让它通风,不要让水汽进入。密封的柜子里要防蛀,他推荐可以用“芸香、麝香、樟脑”。最后是怎样看书,“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纸,随损随修,随开随掩则无伤残。”这三十六个字出自赵子昂的书跋,也可看做是每一个爱书之人的爱书条约。(周东旭)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

岫玉

宠物刺猬身上是否带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