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蒙顶甘露:茶源系列的绝佳选择

07-06

蒙顶甘露:茶源系列的绝佳选择

茶源系列—蒙顶甘露

茶中故旧

一茶一道,一山一水

《茶经》的开篇第一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立春一过,还没等到春分,川茶已萌发采制。我们的茶道之旅,跟着春风,从四川开始。

古 树 遗 踪


如今说起古茶树,都知道云南多而健,鲜有提及四川。巴蜀人烟稠密,农耕发达,森林在古代即遭垦殖。

钟渭基先生告诉我们,四川不仅有古茶树,还在用古茶树做茶。崇州枇杷茶、古蔺的牛皮茶、宜宾的黄山苦茶,都是古代野生茶树遗留的品种,延续至今没有断。

古茶树高者七八米、矮者四五米,树形像桂花,叶片像枇杷,随意摘下一片,比手掌还长。以“枇杷茶”之名载入史记的资料并不多,清代曾有做“龙门贡茶”进贡的记录。

民国年间《崇庆县志》中记载:“别有枇杷茶高二三丈,叶粗大,土人采嫩芽制出,以代普洱,味亦差近。”崇州的古茶树久的有两三百岁了,茶寿,到底是要比人寿长得多。

唐 茶 首 贡


离崇州不远的雅安蒙山之顶,有一片专供进贡的“皇茶园”,得名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围之以石栏,上后方雕有巡山石虎。石栏中七棵茶树,相传为西汉宣帝甘露年间茶祖吴理真手植,至今已两千多年。蒙顶茶初唐即已入贡,中唐时期名列贡茶首位,却在诸多诗文史籍中留下佐证。

真正的蒙顶茶历来珍贵,乃因独特风土造就。“雅安天漏,中心蒙山”,本以多雨著称的雅州,又以蒙山为最,云多雾多,终年烟雨。蒙顶土壤以多腐殖质,营养丰富而疏松的红砂岩为主,当地称为“茶末土”。对喜水又需要排水良好的茶树,无疑是理想的生活环境。

蒙顶茶在唐玄宗时期入贡,起初并未列为上品。《茶经》把“雅州茶”列在剑南道的彭州、绵州、邛州之后。到了中唐时期,蒙顶茶已经脱颖而出,位列贡茶之首。《唐国史补》中记载“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第一”。816年成书的《膳夫经手录》中记载了“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白居易“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也是在这个时期写下的。

蒙 顶 茶 别


蒙顶茶,只有三种名色:延续唐代名称的蒙顶石花,当时是团饼茶,现为扁形炒青绿茶。明嘉靖年间创制的蒙顶甘露,半烘炒卷曲形绿茶。蒙顶黄芽,闷黄工艺的扁形黄茶。无论哪种,都以春分前采摘,约一厘米长的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上品。

高山蒙顶茶和名山县茶叶市场里的普通蒙山茶,外形并无区别。但高山茶在鲜爽之外,别有一般清甜,即宋人诗中所说“露芽云液胜醍醐”之味。这话有点玄奥,但几杯茶一对比则可感知,平地茶也好喝,却带处处可见之豆香栗香。高山好茶,则清甘自成一体,细心体会便高下立现。

暧 昧 的 黄 芽


说到蒙山茶,不能略过蒙顶黄芽。黄芽和绿茶最大的区别在于“闷”,趁杀完青还热乎,厚纸一包,让水热作用“闷出”甜醇的滋味来。传统做法四两半一锅,杀青后草纸包成四方小包,堆放在灶台上闷黄。每小时都要开包翻搅,6-8小时后拆包复炒再包,如是反复,至少连续48小时方告完成。

做黄芽必须时刻守候,非常辛苦,市场却不接受更高的售价,多年来都基本“绿做”,缩短闷黄时间,空有黄茶的名头,颜色和滋味都更像绿茶。

德国牧羊犬价格 德国牧羊犬多少钱一只

唐三彩图片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