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民间艺术大师:一颗桃核揭示大千世界

09-06

民间艺术大师:一颗桃核揭示大千世界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

一枚盈不过寸的桃核,经艺人精心布局、巧思妙想、琢磨雕镂,可为人物、鸟兽、器物、果蔬,无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陶丘核刻是中国核雕艺术花苑中的一枝奇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9月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奔赴定陶区,采访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丘核刻代表性传承人张长路,近距离欣赏陶丘核刻的创作过程,感受陶丘核刻的魅力。



桃核上的鬼工神技

一枚小小的桃核上,或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或有活灵活现的走兽,或有灵性十足的花鸟……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丘核刻代表性传承人张长路的手中,有一把神奇的刻刀。经过他的雕刻,方寸乾坤展现着鬼工神技。



9月5日上午,记者奔赴定陶区采访了张长路,近距离欣赏陶丘核刻的创作过程,感受陶丘核刻的魅力。“这一件作品为《孔孟之道》,旁边的是《三羊开泰》。”张长路首先带领记者,欣赏了他的几件得意之作。

“这件作品以中国生肖文化、国宝金丝猴为载体,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辅相成的厚重人文特性。”张长路指着核雕作品《憧梦》说,该作品采用传统纯手工雕刻技法,用浅浮雕和高浮雕相结合,用生动简洁的造型设计,巧妙勾勒出金丝猴天然可爱的自然神态,用金丝猴母猴怀抱小金丝猴来表现母爱,体现万物生灵伟大、纯洁、无私和金丝猴族群的和谐亲情。



参观完张长路的工作室,记者禁不住连连赞叹。一枚枚长不盈寸的桃核,在他的手里变成一件件精巧雅致的艺术作品。他刻画的人物、花鸟、走兽,细腻生动,古朴自然。

承袭舅父,推陈出新

“我的外祖父是一名木匠,在参加定陶仿山庙会的时候,常采摘一些野生桃核,回去做些手串、笆斗之类的核雕作品,后来我的舅舅传承了外祖父的手艺。”张长路回忆,“因家贫,我自幼住在外祖母家,看舅舅进行陶丘核刻创作,耳濡目染,对核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长路的舅舅便是著名的“陶丘核刻许”许中允,张长路承袭了舅舅的传统刀法,熟练掌握了二十多种雕刻技艺,完整地保留了陶丘核刻技艺的独特性。据张长路介绍,陶丘核刻起源于西周时期,因定陶古称陶丘而得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定陶县志》记载,仿山为古曹国葬地,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并司祠焉。相传曹叔振铎生前体察民情,轻徭薄赋,广施周礼,升天后仍牵念百姓疾苦,到西王母那里请来蟠桃树,为百姓消灾驱邪。后人为纪念他,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并把桃木桃核带回去辟邪压惊,久而久之,居住在附近的穷苦百姓便取仿山上的桃核桃木,并刻以神兽图案拿到庙会上贩卖,陶丘核刻就此诞生,并随祭拜的百姓传播到四方。

陶丘核刻早期以汉民族吉祥文化为表现对象,图案大多古朴抽象、内容丰富,流传的神兽、人物、生肖、扣子、帽扣等饰物流传至今。秦汉以后,妇女儿童盛行佩戴八斗、桃核扣,用以调五神、压惊气。明至清中期,陶丘核刻技艺倾向于奇巧精细,取材也不再局限于桃核,杏核、樱桃核、橄榄核等被广泛使用。在张长路创作的作品中,其原料就来自桃核、橄榄核等材质。张长路介绍,艺人根据创作需要,从选料、净胚、描线,到刻制、打孔、抛光都非常讲究。



说起核刻、核雕,不少人难以说出所以然来。但是说起古文《核舟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核舟记》记载的就是明人王叔远在桃核上雕刻“东坡夜游赤壁”的故事。他在一枚不足一寸的桃核上,镌刻苏东坡、佛印和黄庭坚等五人,一名船夫划船,一名小童烧水,舟上舱轩篷楫,什物俱全,且栩栩如生。这种技艺被明末散文家魏学洢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核舟记》,核雕这种技艺从此名扬天下。

希望核刻技艺后继有人

“陶丘核刻技艺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父传子,世代承袭,由于技法难度较大,核刻技艺鲜有传人。”张长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一门手艺都有自己的诀窍,我们核雕讲究‘抬头猪低头羊,十鹿九回首’,就是说猪的形象一般是抬头的,羊的形象一般是低头的,而鹿的形象一般是回头的。”



由于常年从事核雕、疲劳过度,张长路的右臂现在难以伸直。“我这些核雕工具都是自己选材制作的。”张长路说,“由于我们选择的桃核都是硬度比较大的,所以要求雕刻工具既要有硬度,还要有弹性和韧性。我原来使用钢锯条制作刻刀,但是容易断,现在选择的是进口钢材,弹性和韧性都非常好。”除了刀具,他使用的磨刀石也是特制的。

“陶丘核刻技艺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还要精益求精。”张长路说。在他的陈列室,有一件核雕作品,名为《孔孟之道》,为了确保孔子和孟子形象的准确性、可信性,他专门跑到孔庙和孟庙,认真了解有关信息。“这一件《双狮镇乾坤》是2014年创作的,当时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张长路说,顺着他的指引,记者看到了两只威风凛凛的狮子,黑色的眼睛、张开的嘴巴,非常逼真,造型古朴,刀法流畅。“我们使用的核雕材料,为了防止开裂,一般选择五年以上的陈料。”张长路说。常言说,核雕是“三分雕,七分盘”。核雕做成后要在手里不停地盘,盘时手上的油和汗浸透到工艺品上。经过这个过程,核雕工艺品才能呈现出温润的玉质感,并由黄色变为棕红色,光亮度也显得柔和。



靠着对核雕的热爱与执着,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张长路打下了扎实牢固的雕刻功底,无论是浮雕、圆雕还是镂雕,都能以刀代笔、传神刻画。经过40多年的钻研琢磨,今天的张长路在人物、花鸟、神兽的雕刻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多次在国家、省级、市级专业大赛上荣获金奖。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工艺,地方政府也很支持。下一步,我将守正创新、认真钻研,争取创作更多的精品,进一步把我们的传统手艺发扬光大。”张长路说,“我是市级非遗传承人,希望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把陶丘核刻技艺传承下去。”

祺祥通宝雕母

寄居蟹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