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播:福州茉莉花茶的风采

10-07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播:福州茉莉花茶的风采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已于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保护双边协议,是近年来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取得的重要务实成果。

即日起,农参在地标专栏增设《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一批100个中国产品展播,分享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地理标志产品。

今日聚焦:福州茉莉花茶。

2000多年前,茉莉花经海上丝绸之路引种至中国,因福州独特的地理与气候,在这里落地生根。千年岁月间,茉莉花与茶文化在福州交融,孕育出芳香四溢的茉莉花茶,成为福州重要的城市名片。

2022年,福州茉莉花茶产量约1.7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70亿元。全市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总资产上亿元的企业9家。


产品介绍

福州茉莉花茶产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江下游。福州为盆地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通气排水性好,适于茶树生长。闽江干流流经处河面宽阔,易于沉积,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土,该土类十分适于茉莉花生长。因而,福州茉莉花主要沿河分布。

福州茉莉花茶源于宋,成于明,盛于清。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茉莉花在西汉传入中国,落户福州。北宋时福州成为茉莉之都,开始生产茉莉花茶。至明代加工技术成熟稳定,窨制工艺定型;明徐勃《茗谭》载:“闽人多以茉莉之属,浸水瀹茶。”清道光年间,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成为中国三大茶市之一;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并畅销欧美和南洋。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源于古人提取香气精油的原理。福州茉莉花茶采用烘青绿茶进行窨制,工艺即花一层茶一层重重叠叠,充分拌匀、充分通氧,让花不失生机,茶吸收新鲜的花香达到饱和状态,即为窨制。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四窨一提及一提以上,根据茉莉花品质和茶坯质量的不同,最高可做到八至十窨,并且六窨以上不提花。其主要技艺流程为:茶坯粗制、精制和伺花→茶花拼和(窨花)→静置通花→收堆复窨→茶花分离(起花)→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

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闽清县、罗源县、连江县、永泰县等10个县(市)区,即福建省中部偏东,闽江下游,界于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之间。总保护面积1.5万公顷,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1万吨。

产品荣誉

(1)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0年,“福州茉莉花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编号:AGI00239)。

(2)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08年,福州市园艺学会申报的“福州茉莉花茶”被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4939090)。

(3)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9年9月,“福州茉莉花茶”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0年9月,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所属类别:茶。

(4)其他

2014年,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年11月,“福州茉莉花茶”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紫水晶的功效与作用

手链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