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昌化鸡血石:新手也能成为藏石专家!

07-23

昌化鸡血石:新手也能成为藏石专家!

鸡血石,从其物质组成看是一种主要由呈隐晶或微晶质的地开石组成的岩石。在整块岩石中,地开石的含量通常可达到85%~95%;此外,还含有呈微晶粒状或鳞片状的辰砂[HgS]5%~15%。在某些样品中还含有不定量的高岭石和珍珠陶土、叶蜡石[A12 (Si4O10)(OH)2]、硬水铝石[A1O(OH)]、明矾石[KA13(SO4)2(OH)6]、石英 (SiO2)、黄铁矿 (FeS2)、褐铁矿(Fe2O3·nH2O)、辉锑矿(Sb2S3)等。除此之外,有些鸡血石(主要是那些所谓的“刚地”和“硬地”鸡血石)会含有来自围岩的凝灰质岩的碎屑或角砾。

人们通常把鸡血石的物质组成分为两大部分:“血”和“地”。“血”由呈隐晶或微晶质的辰砂构成。辰砂微晶的聚集密度愈大,“血”色也愈浓郁,反之则趋淡。研究还发现,“血”色的鲜艳度与辰砂的杂质含量有一定关系;一般情况下,阳离子杂质含量对“血”色的影响不大,而阴离千中硒的含量对“血”色会有较大影响,硒多“血”色从鲜红色趋向深红色,再多则变为暗红色。除“血”以外的其他部分通称为“地”。根据“地”的物质组成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类:

(1)基本上全由地开石等含水层状硅酸盐组成,并具有较好透明度的称“冻地”。

(2)仍基本上由与“冻地”相似的物质组成,但“地”近于不透明的,称“软地”。

(3)除地开石等外还含有一定量明矾石及微晶粒状的石英等硬矿物者,称“刚地”。

(4)若“地”主要由凝灰质岩或其他火山岩的残块构成,称“硬地”。

从化学成分看,鸡血石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铝和氢、氧;次要元素有汞和硫,以及更少量的钙、镁、钾、钠,铁、锰、钛和极微量的锌、铅、铜、锑、磷、碲、硒等。

在岩石结构上,鸡血石一般为隐晶质的粒状结构,间或有微晶的鳞片状结构和微晶的纤维状结构。

在岩石构造上,鸡血石的“地”,一般呈致密块状构造,或斑杂状构造、纹带状构造、残斑状构造,也常见变余角砾状构造。而“血”则常见呈脉状、条带状、云斑状、星点状、团块状、云雾状散布于“地”之中。

鸡血石的颜色一般可分别从“地”和“血”两个角度来予以评说。在“地”的颜色中昌化鸡血石相对比较单一,并以褐黄、灰黄、土黄、黄绿、褐、暗褐、黑、灰黑、灰、浅灰、灰白、乳白等为主。“血”的颜色,总的说来都是红色,但红色可有深浅、明暗的变化,因此有艳红、大红、暗红、浅红、桃红等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鸡血石的血色通常会随着曝光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暗,直至呈铅灰色,称为“走血”。产地或产坑不同的鸡血石,走血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很容易走血,有的能保持较长时间不走血。鸡血石为什么会走血,这是一个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的问题。有人认为可能与辰砂中所含的碲、硒元素有关,因为曾经发现含碲、硒相对较高的鸡血石似乎更易“走血”。还有人认为可能与辰砂中所含的锌、镉元素有关。因为已知辰砂有一种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的同质异像矿物——黑辰砂,它呈黑色。通常黑辰砂形成于温度较高的环境里,但若辰砂中含有1.5%的硫化镉时,黑辰砂就有可能在常温下形成。所以含镉高,阳光的照射(温度升高)就可能促使鸡血石中的辰砂转化成为黑辰砂,于是颜色变暗,发生走血。还有人认为辰砂变暗,即走血,是由于辰砂分解,释放出自然汞。自然汞为银灰色,当其覆于辰砂表面,便使辰砂变暗。事实究竟如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透明度方面,鸡血石多为微透明到不透明,少数半透明,也有极少数可以达到亚透明的程度。另外,由于组成成分上的变异,在同一块石料上也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透明度;也有的在不透明的底质上点缀着斑块状、条纹状透明度较好的部分;或者反过来,在透明度较好的“冻”底上,散布着一些透明度不好的不规则石花。

鸡血石的光泽具有不均匀性,取决于“地”和“血”的分布状态。“地”的光泽较弱,未加工的料石,多呈土状光泽;抛光面多呈蜡状光泽;部分透明度较好的也可具有油脂光泽;少数含有较多石英微晶的,则可具有玻璃光泽。“血”的光泽则较强,一般可呈玻璃至金刚光泽。所以“地”多时光泽弱,“血”多时光泽强。

鸡血石的折射率也表现出不均匀性。“地”的折射率一般在1.53~1.60(通常在1.56上下)“血”的折射率很大,超过普通折射仪的测定范围(大于1.81)。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一般无荧光反应。一些经人工作假处理的鸡血石则在作假处常可见有荧光。

鸡血石的硬度因“地”质的不同而异。“冻地”和“软地”的硬度一般介于2~3;“刚地”的硬度在3~5.5 (有的可到6),小刀大多能刻动;“硬地”的硬度大于6,甚至达到7,小刀刻不动。

鸡血石的韧性尚好,但产坑不同,韧性会有程度上的差异,人们把其分为“性棉”和“性脆”两种。“性棉”者多来自水坑和近地表的产地,其石性柔和,奏刀顺畅;雕刻时石屑呈刨花状,有一定“黏性”。性脆者主要来自旱坑和地下深处,石性相对脆弱,有时在雕刻快完工之际,突然碎裂;雕刻时,石屑呈渣状或粉状。究其原因,在干性脆者内部隐含有肉眼难见的微小绺裂,而性棉者因其组成矿物地开石等,在长期处于水坑或地表环境下,不断受到水的作用发生一定程度的重结晶,使原有的隐性绺裂得到修复、愈合。

鸡血石破裂后的断口,常为贝壳状或较平坦状。

鸡血石的相对密度与血的含量多少有关,血多则高,血少则低,一般为2. 60-2. 90。

鸡血石的化学稳定性相对较差,这主要是构成血的辰砂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分解。这正是它会发生走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那些不易走血的鸡血石,只要时间一长,迟早也会分解。此外,辰砂虽然不与硝酸、硫酸起作用,但却会溶于“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以1:3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强酸)。“地”虽然有一定的抗酸碱腐蚀的能力,但由于其主要组成成分都是一些含水矿物,所以不能耐受高温,也忌长时间的烈日曝晒。

西藏天珠的种类

檀木手串怎么分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