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揭秘武夷岩茶代购:一边招商,一边折扣销售

01-15

揭秘武夷岩茶代购:一边招商,一边折扣销售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多年来,村姑陈一直在微信上给茶友们科普各种岩茶知识,并帮助茶友们成功避坑。

是以,村姑陈亲切友好的傻大姐形象深入人心。

SO,在茶友们心目中,我就成为了一只万能的“哆啦A陈”,他们随时随刻抛几个问题过来,我都能从口袋里掏出对应的答案。

甚至有时候,茶友会来问,某某品牌的茶能不能帮忙买到?多少折?

遇到这种情况,我肯定会拒绝。

那些没有经过我们家茶叶审评团队亲眼鉴定的茶,绝不经我们的手流出。

况且,有一些茶品牌的茶,价格标得奇高无比,看着都觉得可怕。

哪怕打一折,还是不合算的。

买这种茶,岂不冤枉?

话说回来,关于品牌茶的代购,还真的形成了规模不小的产业链。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都在风风火火做岩茶代购。

听说还赚得不错,不但换了车,还换了老婆。

《2》

让我们的思绪回到十年前的武夷山。

那时候,像样的岩茶品牌还属于凤毛麟角,有名有姓的品牌,五个手指头能数完。

大多数都是小家庭小作坊生产,更别提他们现在在福州扎堆式开起来的形形色色的连锁店。

但就在那时候起,岩茶的代购风就已经应运而生了。

一个资深茶友提过,武夷山有几个代购能力极强的人,只要把茶送到他们嘴边,一喝,便马上能给你找出口感相似的茶——拿去亲子鉴定都能过关的那种相似度。

可见当时的代购者,能力是极超群的。

那时候武夷岩茶的品牌体系并未完善,还是以茶农过家家式卖茶为主。

消费者有送礼需求的时候,大多以铁观音、金骏眉为首选,福鼎白茶、普洱为次,岩茶则排到后后后面去。

所以,消费者的需求,主要还是以自饮为主,有无品牌是其次,重要是讲究茶叶品质。

需代购茶叶的消费者,一般都是外省人。

有的是迷恋岩茶多年,在某处茶庄喝到了心仪的岩茶,又觉得价格高,狠不下心掏这个腰包。遂从店家处求一两泡茶来,寄给武夷山熟悉的朋友,托其找寻类似的茶。

这种代购模式,很类似我们看中了某条裙子或某件首饰,然后找人代买一替,虽不是正版,但胜在价低。

那时候武夷岩茶的制作相对正统,也没有什么五花八门的肠子、条条道道的弯,武夷山人背靠原产地这座最大的茶仓,代购起来轻而易举。

从而在那个年代,诞生了一些代购牛人,创造了无数的代购神话。

《3》

后来,岩茶在茶叶市场的热度逐渐升起,山场茶异军突起,不同品种的岩茶也在积极占领山头。

新一代年轻制茶人接班,对岩茶制作工艺进行各种琢磨、折腾、调整,便又有一些特立独行的新派岩茶混入市场。

再加上外围流入武夷山的茶,也被贴上武夷岩茶的标签,加入了争夺市场的混战。

此时要想代购,就难多了。

有一次,客户丢过来一泡泡袋上写着“大红袍”的茶,也不知道是拼配茶还是某个小众的品种。

代购找来找去,大半个月,愣是找不到相似的。

这个单子,便只能黄了。

又一次,消费者拿个某核心山场的肉桂,来找同款。

代购一喝,天啊,这哪是肉桂,山场更靠不上,简直远到天边去。这种茶,上哪找相似的?

代购圈里一圈人问过去,没有一个人敢接这种单的。

也是黄了。

《4》

有一次,在武夷山茶农那里喝茶。

他的一个导游朋友带了茶来,是外地客户要求代购的,找香气滋味差不多的同款,如果能顺利找到的话,需求量还挺大。

在场的人都显得很积极。

一方面因为有了生意,想赚这笔钱。另一方面,大家都想借机自我考验一下喝茶水平和记忆能力。

不仅要喝出这泡茶的门道,还要从记忆中搜寻相似的茶。

看泡袋和干茶呈现,初断是一款老丛水仙,需代购的人也说是老丛。

喝起来香甜度非常高,超出老丛范围。

叶底鲜绿,但汤色红亮,又是非正常手法制作的茶。

从香气、滋味和叶底状态,大家都面面相觑,难以理出头绪。

主人去仓库里摸了许久,拿了两小袋样品袋出来。

他说自家没有这种老丛,估计是外围的茶,只有前些天别人送来的两款茶样,可能还接近些。

开汤比对着喝,大家又叹了口气,差别很大。

那两款茶样叶底绿是绿的,人家火功是真的轻,汤色黄中带绿,花香中带丛香,正儿八经的轻焙火老丛。

而送来的参照样却是果香明显,汤感又稠,满满的水果胶质感,说实在话,不难喝,也很有特点,要说是老丛水仙,那绝对是独树一帜。

就是做茶多年的茶农也参不透其中玄机。

这个代购单子,又跑了。

《5》

回到现在的岩茶代购。

截至到2024年,岩茶品牌已经疯狂地增长到极限,专营店开到全国各地,在福州各大繁华之地都可见到扎堆林立的岩茶专卖店。

没想到,短短时日,岩茶如一股飓风席卷高端茶礼市场。

这便给代购者们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她们门路之广、能力之大,几乎每个岩茶品牌都能获取到低于专卖店的代购折扣。

她们在茶圈里的表现非常活跃,深谙每款热门岩茶的定价、折扣。

打开她们的朋友圈,商业气息迎面扑来。

她们发圈频率非常高,各种晒图,套路单一。

越贵的茶,晒得越起劲;让你知道她们有个装满各种品牌茶的仓库;她们生活日常不是在喝茶,就是在给某大客户送茶的路上……

有些场景、喝的茶、仓库一角、后备箱的茶都极其类似,应该是由一人从不同角度拍摄后再分发给下线的。

我都怀疑她们就像微商、传销那样,结了帮,建了群,一人拍了美图上传,一群人在共享该图——甚至还有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教新人如何组织语言话术。

有了这样便利又低价的民间拿货渠道,聪明的人就鲜少去加盟店买品牌岩茶了。

这种靠打破市场平衡而得到的收入显然丰富,据说销售能力强的人做个一两年,就能买车买房。

要知道,品牌茶的价格虚高得离谱,这些代购的人能赚个其中的1折就了不得。

至于货源来路正不正,那不好说。

“串货”这件事,在信息透明、资源开放的互联网时代太稀疏平常了

或许都不用经过终端市场,厉害的人关系直通武夷山源头,产品直接从工厂流出,那代购者赚得何止一折两折了。

《6》

作为源头厂家,管控不住如此乌烟瘴气的代购行当,却并不收紧政策。

原因何在?

还是眼光的问题。

一边卖力招加盟商,一边又悄悄低折售货。鱼和熊掌都想要。

经销商们大批涌入,又大批退出。究其原因,还是品牌价格太乱,折扣满天飞,谁都能拿到货,代理与不代理,并没有太大差异。

真正的品牌创立者,应该是从众多茶农中脱颖而出,怀有野心,拥有魄力、还拥有担当的狠角色。

绝不会为了眼前多卖几盒茶,而折损了气节。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窠石平远图高清

墨玉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