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徒步狂魔”:一位年轻人的传奇人生

07-25

“徒步狂魔”:一位年轻人的传奇人生

一个人,一支笔,几件衣服,拉着小木屋,35年,徒步30万公里。

他就是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疯”谢建光从一开始流浪汉,到后来旅行家、作家,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祖国大好河山

一个“徒步狂魔”,留下一本《疯行天下》

可恰恰就是在我们国家,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出现了这样一个“疯子”,而且还是被称作“天下第一疯”的谢建光,那么,他是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又经历了什么呢?

1959年,谢建光在宁波的一个渔村出生,父母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带来希望。因家境贫寒和教育普及度低,谢建光的童年在放牛和读书中度过,只完成了五年小学教育。他从小就热爱读书,尤其是文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继续深造。长大后,他忙于农活,而其他孩子则去上学。

谢建光小时候因意外失去手指,放弃了成为木工。他转而帮助父母务农,享受简单的生活。不幸的是,他17岁时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几乎耗尽家产。在住院期间,谢建光开始思考未来,决定要读书或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人生才有意义。

谢建光早早辍学,但热爱读书,尤其是四大名著、鲁迅的文章和海涅的诗歌。他一直梦想着通过高考进入杭州的大学深造。然而,只有五年小学教育背景的他,在首次高考中失败落榜。

落榜后,谢建光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到杭州的一所大学旁听文学课。不过,学校不允许他在课堂上逗留,最终将他赶走。

回到家乡小山村后,谢建光重新过起了务农生活。尽管看似接受了命运,但半年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谢建光在1983年背起行囊,怀揣仅有的150元积蓄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向父母谎称外出经商,实则开始了徒步旅行。他初出小山村,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很快因无计划开销耗尽了所有积蓄,陷入困顿。失去了方向和目标,他仅剩的体验是对新鲜事物的追求。随着生活的艰难,温饱成了首要问题,形象也随之颓废。

一个24岁的年轻人,因为贫穷在旅途中无家可归,只能在桥洞、山洞过夜,有时甚至露宿野外。饥饿时,他在城镇请求饭店老板施舍食物,或在山间寻找野果和野菜充饥,甚至不得不吃树皮。渴了只能喝溪水。

这种艰苦的生活使他变得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被人们嫌弃。不久,他生病了,身体每况愈下。

饥饿、疾病和无家可归的困苦让他意识到,追梦之路不仅需要热情,还充满了艰难险阻。

在经历了无数个艰难的日夜后,他多次病倒在路上,心里常想如果就这样默默死去也是一种解脱。

谢建光在旅途中遭遇艰难,但有幸遇到一位慷慨的旅伴。这位旅伴不仅出资为他买药治疗,还亲自照顾他直到康复。临别时,旅伴买了他的返程火车票并告诫他旅行的挑战,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

半年后,形象憔悴的谢建光回到家中,父母对他的归来既心疼又欣慰。母亲希望他从此留在家中,过安稳日子。然而,这次旅行已在谢建光心中种下了自由和冒险的种子,渴望继续探索未知。

谢建光在家乡度过半年后,告知父母他打算再次离家探索。他曾在笔记本中写道:“尽管人生道路有尽时,但世界之路却无穷尽。”对他来说,无论是学业、务农还是经商都非他所愿,唯有旅行才是他真正的追求。

在旅行中,他能自由地享受自然,远离压力和欺骗,不受他人影响。这次出行,谢建光准备了半年之久,对旅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准备。他明白旅途充满起伏,既有美好也有艰辛。

谢建光的第二次旅行简单而充实,只带了基本衣物、书写工具和几本书。他不再纠结于路途的艰难,而是通过阅读书籍来缓解旅途的苦闷。他对旅行路线有明确且成熟的规划,目标定在云贵高原,对到达时间无限制。

他认为,旅途的风光胜过终点的风景,过于专注于结果会使日常变得困难和痛苦。每到一个地方,他会记录下所见的风景、遇见的人和经历的情感变化。

谢建光的青春和旅途,被他的笔记本记录得淋漓尽致。每一页,都是他眼中的风景和远方的梦想,是他歌颂大自然、感悟生命、理解苦难的见证。无论经历是好是坏,他都认为那是风景的一部分。

当他完成第一本笔记本后,尽管旅途仍充满波折和困苦,他的内心世界却愈发丰富。从一个无依无靠的流浪者,他转变成了一个精神充实的旅行作家,用文字描绘生活的酸甜苦辣,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每个节日里,他总是满怀童心地写下:"养育你的故乡并非终点,接纳你的异乡也未曾摧毁你的梦想。"

虽然有些言辞看似轻率,但人们明白,这只是他的自嘲。在表面的荒诞与滑稽之下,隐藏着一个富有趣味的灵魂。

面对旅途中的困顿,如缺食少饮、囊中羞涩,他自有一套应对之策,这些都被他详细地记录在了笔记本中。

在旅途中,没有食物和水是常态。他不得不在山间小道上寻找吃的,包括野菜、树皮,甚至死老鼠肉。每到城市,他会补充干粮和药品。由于缺乏资金,他通过拾荒和售卖废品维持生活。有时一天能赚十几块钱。他认为别人不要的东西都是宝贝。

路过村庄时,如果感到有缘,他会留下来做短工,如插秧、割稻、木工或泥瓦匠等。农忙结束后,他继续旅行,带着回忆出发。

在大城市,他会购买书籍、报纸、杂志和小说。遇到驴友后,他会将看完的书送给他们。

谢建光经常在旅途中露宿野外,他在笔记本里写道:“我与天空、荒野和大海相伴,以青草和石头为食。”他的第二次旅行比第一次顺利许多,这让他更加热爱在路上的生活。因此,他接连进行了更多次的旅行。

1996年,谢建光用一辆改装的小推车开始了他的新旅程。这辆车有两个轮子,后面拖着一个像小柜子一样的木棚,外覆铁皮,内部分为两层,分别存放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这个小推车让他不再需要露宿野外,也为他提供了冬天的避寒之处。

从1996年到2010年,谢建光在这十几年的徒步旅行中不断升级他的小推车。直到2010年,在广州与驴友会面时,他们为他定制了一辆精美的铝合金推车,既美观又耐用。

谢建光对朋友赠送的小车赞不绝口,甚至创作了《小车赋》来表达自己的欣赏之情。他将自己比作自由世界的君主,把小车视作他的皇宫。在他的旅途中,尽管遇到了一些心仪的女性,但最终还是独自前行。一次在学校停留时,一位女教师对他车上的笔记特别感兴趣,以至于忘记归还。第二天,焦急的谢建光四处寻找并大声询问笔记本的下落。

一名女孩因忘记归还笔记本与谢建光结下情缘。她努力挽留他,一起分享生活点滴。但当面临爱情与自由的抉择,谢建光选择独自旅行,坚持认为自由胜过爱情束缚。尽管后来有照相馆老板娘和单亲妈妈向他示爱,他仍坚持追求远方与征途,拒绝婚姻。

谢建光一直觉得亏欠父母,但从不认为不孝。他在笔记里写道,孝是铭记和继承长辈的美好,完成他们未了的心愿,改变他们未能改变的世界。他认为,父母更愿意让他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农村世俗所束缚。

他的笔记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思念,曾写给妈妈的信中提到,他这个叛逆的儿子把爱贩卖给了远方的美丽。

2016年的时候,宁波鄞州区的几位文化人士被谢建光的经历所打动,随即他们将谢建光这些年来写的笔记,见闻和经历收集起来,出版了一本名为《疯行天下》的书,至此,崇尚文化研究,想做诗人的谢建光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人生就是一场大戏,再美好的故事也有落幕的时候,谢建光的人生,止步于2018年的黑龙江黑河之旅;在到达黑河的时候,谢建光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消化道出血,双腿浮肿,就连呼吸也成了困难,最终59岁的谢建光病逝于黑龙江黑河,谢建光一生30万公里的旅途,也走到了终点。

谢建光曾说:

生命最精彩的是早晨,最美丽的是晚霞,而在早晨与晚霞之间却充满了神奇的过程。

生命最后的幸福是: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的瞬间,能够充满对人间对自己的感恩之情,并且快乐潇洒地离去。

经过36年的徒步旅行,谢建光在国内驴友圈和作家圈都名声大噪。他的文字虽不深沉哲思,却真实记录了一个凡人的喜怒哀乐和所见所闻。人们喜欢他,喜欢他的文字,更喜欢他有趣的灵魂和为梦想百折不挠的意志。

边牧犬颜色

萌兽派一站式宠物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