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甘谷木雕: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07-22

传统木雕艺术是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经济、生活的反映,对研究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具有参考价值。甘谷木雕是中国木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极具美感,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象生动。

甘谷为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多佛寺道观,为甘谷木雕的产生和存续提供了重要条件。到了近代,木雕艺术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甘谷木雕迎来了两次发展的高峰期,第一次是1985年到1995年,艺人们捡起荒废多年的手艺披挂上阵,传承人队伍达50人;第二次是2000年到2005年,传承人队伍进一步壮大,达到100多人。2008年以来,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仿古建筑和园林景观兴起,木雕工艺开始进入第三个黄金发展期,传承人队伍壮大到300人以上。甘谷民间艺人大胆吸收北方民间建筑木雕、闽粤彩绘木雕、苏浙仿古木雕等艺术精华,兼收并蓄,使得甘谷木雕技艺融南兼北,风格独具。

甘谷木雕分圆雕、浮雕、透雕三种。主要制作罗汉、佛像及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建筑装饰,后来又发展到在民间雕刻花床、屏风、案几、箱柜等家居用品。题材主要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骏马奔腾、白鹤延年、八仙过海、蟠桃盛会、花卉以及戏曲人物、民间故事等,体现了歌颂盛世、寓意吉祥的主题。甘谷木雕刻工细腻,想象丰富,工艺精巧。木雕传承人采取雕、琢、镂、刻、剔、嵌等手法,刀凿并用,将木雕与砖雕、石雕、脊兽雕刻融为一体,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上世纪90年代,甘谷木雕传承人王勇为了实现自己的木雕梦,只身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县学习南方木雕技艺。由于他勤奋好学,朴实厚道,加之雕刻、彩绘、木工样样精通,被中国知名古建公司福州东方古建公司选中,在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彩绘专家马瑞田的带领下,到马来西亚新山市修复柔佛古庙。王勇成为甘肃唯一一个出国参加修复柔佛古庙的木雕传承人,在马来西亚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虽然辛苦,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人生,木雕技艺也更加精湛,得到了罗哲文先生的肯定和同行的赞许。

回国后,艺术视野更加广阔的王勇矢志要将甘谷木雕艺术传承创新、发扬光大。为了熟练掌握甘谷木雕艺术的精髓,此后的十多年间,他几乎走遍了甘谷及周边县区著名的寺庙和重要建筑,虚心请教每一位木雕艺人,木雕技艺也日益精进,各种木头在他手下也开始拥有生命,无论是普通的松木、柏木、梨木、桦木、核桃木,还是檀香木、黄花梨木、金丝楠木等名贵木料,他都能根据其形状、纹理、色泽因材施技,精心设计和雕琢,用情怀赋予作品生命和灵魂,传递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他的木雕作品或率真拙朴,或粗放明快,或严谨细微,或恢宏简约,形神兼备,妙趣横生,给人一种亲切、祥和、澄明、疏朗的感受,表达着一种对富足、美好、安定、祥和的期盼。正因他在木雕领域的成就,不仅当地许多重要建筑上的木雕都请他来雕刻,许多木雕作品还远销到浙江东阳、湖北武当山、山东淄博、青海西宁、辽宁沈阳等地。2019年,甘谷王勇木雕非遗扶贫工坊还被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省级非遗扶贫工坊,在自己致富奔小康的同时,为全县的精准脱贫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0年,甘谷木雕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甘谷木雕第三代传承人王勇、巩善筝被甘肃省文化厅公布为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传承人;武焕文、蒋定福、张宏刚等六人被天水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公布为市级非遗名录项目传承人;刘映吉、常跟定、谢建平等八人被认定为县级非遗名录项目传承人。全县现有成规模的木雕制作作坊6家,从业人员300余人,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玉佩

琉璃石值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