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印章主要是指玺印。《释名》是这样解释玺印的:“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在先秦时期,或者是更早的史前时代,玺、印是一种格言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章称为“玺”;贵族、官吏,甚至是普通人,都只能称为“印”。而印又有两种:官印和私印,前者是作为官府书信往来的凭证,后者是私人交往的证明。在汉代,印又可以称为“章”或者是“印信”。唐以后,有人将印称为“记”或“朱记”。明清时期也有称为“关防”的。无论印章叫什么,它都在中国通行了数千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造型、材质、功能等等,也是不断变化的。时至今日,我们能看到的古代印章不计其数,但有些印章还是非常特别的,堪称“史上最牛印章”,有的甚至被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它们都是谁?谁又是这些牛掰印章的主人?
西汉皇后之玺
1968年,西汉皇后之玺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块皇后之玺是正方形的,用新疆和田玉制作,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重33克,玺面阴刻4字篆书——“皇后之玺”。皇后之玺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并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西汉皇后之玺 皇后之玺的发现地,距离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很近,有学者据此提出,它的主人是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有的学者就认为,皇后之玺可能是汉武帝时所制,或者更晚,这种说法有三个依据:(1)皇后之玺在汉高祖长陵附近获得,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吕后的玺印,也可能是从其他地方带过来的;(2)汉高祖称帝后,天下初定,很多事物都是在草创阶段,当时的工匠很难制作出这么精美的玺印;(3)将皇后之玺与汉武帝时期所铸刻的玺印作对比,发现它们的风格与皇后之玺、淮阳王玺等著名玺印高度一致。但是,精美的西汉皇后之玺的主人究竟是谁呢?至今尚无定论。
滇王之印
1956年,滇王之印在云南省晋宁石寨山古墓群中出土,它是迄今发现的云南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最早物证。研究发现,滇王金印的印章形制属于列侯级别的,实际却是王印,这说明,当时的滇国已经与西汉中央政府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关系,滇王是一位地位特殊的王。滇王之印是什么时期,什么情况下铸造的呢?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兵征讨云南,滇王投降,武帝就在滇王故地封“滇王”,赏赐对方“滇王之印”。滇王之印重90克,是用纯金铸造的,边长2.4厘米,高2厘米。
滇王之印 有学者指出,滇王之印的出土,既证实了古代滇国的存在,也证明了《史记》的可靠性。可以这样说,一小颗金印,既证实了云南古代史,也证明了中国古代史。
多面体煤精组印
多面体煤精组印的主人堪称“史上第一老丈人”,曾做了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他就是西魏时期的独孤信。战功赫赫的独孤信,有三个皇后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
多面体煤精组印 据悉,1981年,多面体煤精组印在陕西省旬阳县出土,高4.5厘米,宽4.35厘米。这枚用煤精制作的印章,共26面,8棱,呈球形,有18个中正方形印面,8个三角形印面,其中的14个正方形印面有“臣信上疏”、“臣信上表” “大司马印”、“柱国之印”等印文。每面的印文都不一样,却都有浓厚的魏书风采。
元代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
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是元代的官印,扁方形,龙纽,印背雕刻了一对精致的卧龙,印文是八思巴文,有“大元国师”4个字。1271年,忽必烈始定国号大元,从时间上看,这个国师之印是在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之后封给西藏的。
元代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 释教就是佛教,元代拥有统领全国佛教权利的大元国师,差不多都来自西藏的萨迦派。八思巴曾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曾被封为国师和元朝第一任帝师。八思巴则是既帮助忽必烈管理萨迦地方政权,治理西藏地方,又在忽必烈统一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