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揭秘荥经云峰寺的神秘太湖石

05-28

揭秘荥经云峰寺的神秘太湖石

云峰寺太湖石

太湖石是荥经云峰寺的标志,过去之所以叫太湖寺,也缘于此石。此石从何而来,云峰寺因何更名太湖寺呢?这里边有复杂的渊源。

微缩版云峰山

太湖石产自江苏太湖,从唐朝以来便是天下名石。《辞源》上说,太湖石,园林中叠假山所用之石,以采自太湖,故名“太湖石”。《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白居易“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白莲,折腰菱,青板船以归。”北宋书画家米芾,字元章,世称“米襄阳”,酷爱奇石,有“元章拜石”之称,因爱太湖石,长期寓居苏州。宋徽宗于东京造万寿山,使朱勔置应奉局于苏州,搜刮南方奇花异石,诞生了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花石纲”。从封建帝王到画家,无一不爱太湖石。

云峰寺始建于唐,唐之前为黄氏家庙、道观。兴盛了600多年,到元朝初年,由于四川居民坚决抵抗元军入侵,元始祖忽必烈对川人切齿痛恨,入川后大加焚烧杀戮,造成云峰寺被焚,僧俗流亡。到了明朝,战乱渐息,云峰寺内为数不多的僧人八方化缘,开始修复寺庙。明天顺六年(1462年)云峰寺开始重建,至明嘉靖五年(1526年)建成,历时64年。由于修院墙,在山门外左侧挖出一块巨大而奇特的石头,刚挖出来呈白色,就叫太湖白石,所以,天王殿前朱聘坤所写的对联有“何时白色飞来”一句。这块石头奇就奇在它生得与云峰山的山形一模一样,简直就是云峰山的微缩版,从山下天生就有羊肠小道通往山顶,山峦叠起,一峰接一峰,峰峰指天,沟壑纵横,悬崖峭壁,奇景天成,犹如一座巧夺天工的云峰山石大盆景。

太湖石的传说

围绕云峰寺这块石头,有不少神话故事

相传这块石头为女娲补天所遗。荥经是颛顼故里,当初,颛顼与共工争天下,共工败,怒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在补西南这方时,一块白石头掉在这里,所以雅安的天没有补全,也就多雨,常发洪水。大禹治水,厥功至伟,所以雅安有飞仙关的神禹漏阁、天全的多功峡、雨城的龟都府离堆,名山的禹王宫。

也有人说此石为二郎神所弃。传说在古时候二郎神担山赶太阳时,从太湖边上担来两座山,经过荥经时,扁担压断了,一个落在山门寺内,而落在云峰寺山门前的,就是这块石头。

还有人说是沙和尚撂挑子。传说唐僧西天取经归来过荥经,过通天河湿了经书,途中小憩晒经书,沙和尚将挑子撂了,一个变成了云峰寺的太湖石,一个变成了山门寺的盘龙石。荥经有许多历史久远的关于西游记的民间传说,相传“黄风岭”就是大相岭,“水帘洞”就是天生桥,牛背山是孙悟空驾云的地方,“通天河”是荥经民间对通往天全的荥经河的叫法,与晒经寺的传说不谋而合。

探索太湖寺之名

除了神话传说,云峰寺太湖石的故事,还与历代官员密切相关。

过去的官员都是文化人,国学的功底也深厚,原本平淡无奇的东西,经过他们的文化赋能,就变得别有韵味。古代实行避籍,山重水复,归家困难,就将治地与家乡相近似的东西视作乡产,聊慰思念。

第一个官员是名山人叶桂章。叶桂章,字少峨,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他留下了《重修云峰寺记》一文,这为研究云峰寺提供了难得的资料。文章开篇即言“盖闻:不生不灭,法界超于无声;若存若亡,神功妙于罔象。”这句话既含禅机,也埋伏笔。“罔象”,传说中的一种水怪,或谓木石之怪。开篇就从怪石入手来说云峰寺,并称“地名太湖,寺曰云峰,中有奇石崱屴,峭拔天成,昔为神龙之所窟宅。”这时,虽然寺名仍叫云峰,但钻出一个太湖的地名。既是从太湖挖出,刚挖出时又是白色,因此就取名为“太湖白石”,臆想它是从太湖飞来的,又名“太湖飞来石”。

第二个官员是张维斗。张维斗,字圆枢,江苏无锡人,明神宗万历庚子(1600年)举人,明崇祯二年(1629年)任荥经县令。这位明朝末世的县令,在多艰之时来荥经,系黎庶,操守清正,捐资助赈,修学建城,取消养官马民户的赋税,提高收购贡连的价格,编纂县志,我们现在能读到有关荥经的文献多是他所撰,如《游梓漳观记》《景行楼记》《重修东来紫气楼记》《演武场记》《邓通城记》《游瓦屋山记》等。

张维斗在他的《太湖寺记》中说:“物必有对,古语有之。山门寺之盘龙石,已称伟观,堪作米襄阳友矣。乃云峰寺一石,其秀拔森耸,与盘龙比肩。俗云相为雌雄,究竟实相伯仲云。”接着他详细介绍了观石经过:“旋陟石梯入山,见苍楠似揖前迎矣。石矗起空中,四旁无着,玲珑俊俏,上有黄杨树,葱翠藻然,惜无水漾之,如武林一片紫阳庵石,而落在城市,识者能无短气。可哂者,寺僧以石佛供其顶,设有石塔,殊碍风景。随命从人移作别供,而后豁然也。”虽然文中仍以云峰寺称之,但标题已作“太湖寺”。

第三个官员是明时四川巡抚邵捷春。明崇祯三年(1630年)夏天,他因事过荥经,在张维斗陪同下,游瓦屋山、山门寺、太湖寺,作诗十首,其中一首即题名《太湖石》:“寻山原以石为先,两见太湖镇法筵。迭笋回环真宛尔,古笞盘礴更苍然。米家拜后非无友,坡老供来别有缘。强认西飞亦幻迹,分明盂内长青莲。”

诗中“两见太湖镇法筵”,就是指山门寺和太湖寺两个石头。在这里,他将山门寺的盘龙石也喻作太湖石;也不认可这两块石头是从何处飞来,而是钵盂中长出的莲花。

寄托思乡之情

真正把太湖寺这个事情说清楚的,是已故雅安史地学者、雅安进修校高级讲师曹宏。他在《荥经太湖石名源的初探》中说:“有浑圆形巨石,高约五米,直径约三米,形如假山,名叫‘太湖石’,又称‘飞来石’”。这是云峰寺名前加太湖石的根据,并对这一根据作了梳理。

叶桂章,原籍在江西贵溪县(今贵溪市),又做过五品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对太湖石是有感情的,老年回到入学中举的第二家乡名山,回不了江南,便权将云峰寺奇石当太湖石,寄托思乡之情,并且在文章中还加上“地名太湖”,又将太湖的神话移植过来,奇石所在地“昔为太湖神龙之所窟宅。”

而张维斗,更要玉成“太湖石”这一美名。他乘创修县志之机,正式改云峰寺为太湖寺。又对假太湖石“惜无水漾之”感到与真正太湖石的区别。还说:“可哂者,寺僧以石佛供其顶,设有石塔,殊碍风景,随命从人移作别供,而后豁然也。”说明张维斗对云峰寺太湖石关切之细微,寄情之深厚。

年老了,落叶归根的思想萌发了,两位官员用荥经太湖石来寄托他们的感情,这是可以理解的。

为一探究竟,曹宏敲了一小块太湖石观察,判断为石灰岩有轻微变质,再请区域地质调查队化验,也是同一论断。

太湖石之名虽属臆造,但它玲珑可爱,确是云峰寺的重要景点。这座以假乱真的假山,三百多年来,约定俗成,荥经太湖寺的盛名,因此闻名遐迩。

周安勇/文

吉娃娃好养吗,智商高吗

阿富汗猎犬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