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读史2:中国书法的源流,甲骨文
公元前十一世纪出现的甲骨文显示出汉字全面成熟的面貌。
书法史上,甲骨文被视为第一代自成体系的汉字符号系统。
1899年甲骨文在河南安阳殷墟被发掘面世。
作为殷商王室占卜记录,甲骨文记载了从盘庚迁殷到殷商灭亡共273年的历史。
甲骨文建立起字法、章法、笔法完整意义的书法秩序,使书法这一艺术样式获得独立。
1933年董作宾在其《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把甲骨文风格演变分为五期,又把五期归纳为新旧两派。
政治礼制的变化、书家的个性、所使用的工具影响了甲骨文的风格。
从存留下的骨片上的毛笔墨迹以及甲骨文和完整传达笔意的金文构成同步交叉发展来看,甲骨文属于毛笔文化范畴。
在甲骨文第五期少数的朱书或墨书甲骨上,可清晰的看到笔迹中所传达的笔墨韵味。
甲骨文尚处于笔法准备时期,它在龟甲契克的基础上建立起中风或正锋这一笔法核心,全面开启了中国书法史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