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罾乡金丝楠村位于肇庆市四会市大沙镇,地处粤西丘陵地带,背靠罗浮山脉,终年云雾缭绕,山明水秀,风光如画。这个素有"羲之乡"美誉的古朴山村,近些年来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后,不仅成功融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更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于2022年正式晋级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
一个与世隔绝的古朴世外桃源
金丝楠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年间。当时这里只不过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村民们世世代代耕种、养殖、打猎为生。直到近几十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村里的年轻人也陆续离乡前往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打工谋生。只剩些许老人和妇孺在村里,负责耕作和生活起居。
位于村中的几十户土坯平房式民居建于明清时期,经过百年风雨沧桑后,依旧能看出当年营建的匠心独具,门窗、廊柱、檐瓦等处雕镂着细腻入微的砖雕花纹。村中有一条小溪自东向西流过,村民们过往会沿着溪边的小道行走。山上遍布着参天古木,据说是村中"开山祖师"当年开山垦地时栽下。
村民们的生活节奏缓慢而宁静。早上,他们会出门放羊,傍晚时分还要整理庄稼收获的农作物。女主人们手艺纯熟,会用当地野菜腌制家常小菜,泡制各种山野菌类。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状态,在都市人看来不啻为一种避世之乐,可谓与世无争、隐逸幽静。
独特的民俗风情赢得全国赞誉
虽然不如大城市般富足,却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根脉。
金丝楠村的农历年初二、农历七月十五,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祖大典。家家户户会准备香案、敬献祭品,祭祀先人和山川溪流的神灵,祈求一年平安、生活诸事顺利。盛大祭祀活动在村口的古榕树下进行,活动会持续半天之久,祭祀时还有锣鼓喧天的锣鸣、舞龙舞狮表演等庆典。
他们还有燃放孔明灯的传统习俗。村民们每逢农历元宵节时,都会一家老小在家中点燃孔明灯,等夜幕降临时把它们释放到溪水中或悬挂在枝头,借以祈福驱邪。孩子们会互相比赛折孔明灯的花样多少,看彼此谁更有创意。自从村里成为了旅游村,这一传统习俗也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驻足观光,参与其中。
还有村中素有盛名的彩陶制作传统,这门手工艺能追溯至宋代时期。土坯房中随处可见摆放的彩陶罐坛、填色精美的陶瓷人偶等,均由村民们亲手雕刻而成。如今,这门陶艺已被列为肇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有了政府资金扶持,很多年轻人也愿意留在村里从事这一传统手艺,使得彩陶制作工艺活力持续传承。
生态旅游带动村庄经济腾飞
村民们对于乡村美景的热爱,蕴含着对祖先"世外桃源"理想生活的虔诚向往。但古朴隐逸的生活也让他们的生活质量长期低迷。直到2018年,当地政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看准了金丝楠村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着手将其打造成生态旅游村。
政府先从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入手。之前要到村里还需要从山脚转几个多小时山路,现在已开辟了宽阔的水泥路直通村落。村民们也抓住了这次机遇,纷纷将自家闲置的老房子进行修缮,打造成家庭民宿,投资装修旅店,从事餐饮、土特产销售等服务业。
如今,一年四季都有游客驻足村里。入秋时分尤其如此,层林尽染的山村美景吸引着众多市民慕名而来,观赏秋色、采摘水果、品尝当地佳肴。去年村里首次开办了"金丝楠村采摘节",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游客趁机体验了亲手采摘水果、制作陶艺等乡村娱乐项目,反响热烈。很多城里人表示,这里宁静祥和的生活节奏令人向往,是远离城市喧嚣的绝佳去处。
传承发扬本土文化 践行乡村振兴理念
金丝楠村能成功融入旅游产业的大潮,在于他们注重保护与传承本土文化,与周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村里每年都会策划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彩陶制作、茶文化体验、采摘节等,来展现小村的人文风情。他们还将每年农历七月的祭祖大典也作为旅游活动办展,向游客展示祭祖盛典的民俗习俗,同时教授民间习俗文化知识。这不仅让游客增长见识,也让幼有所育的下一代更多地认识祖辈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
为了彰显旅游吸引力,当地乡镇政府也大力改造村落环境。他们修缮了村中古刹庙宇,利用闲置民居布置客家文化展览,在村口空地上开辟了停车场。给一些年代久远的老宅粉刷了新的油漆,重新修葺街巷铺就青石板路。
对附近的景点资源也进行了串联。金丝楠村与西南方向约30公里外的罗浮山景区直线距离较近,两地对接后随即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村中的小溪源头正是从罗浮山中蜿蜒而来,顺着这条溪流径自向村中延伸,使得村民的居所和农田得以灌溉。目前规划是将这溪流的整条线路都纳入景区范围,修整行走步道,让游客可以沿溪而行欣赏乡村田园美景。
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新路
回顾过去几年,金丝楠村依托乡村环境和人文资源,走上了生态旅游之路,不仅提升了知名度,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
村里现有农家乐民宿40多家,经营得有声有色的有十几家,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很多年轻人纷纷回村开旅店、餐厅或从事导游工作,过去还在城里打工的村民现在也都回了乡。种植业、养殖业等村里的传统产业依然保持着活力,但主要目的已由生产自给转为旅游消费。
收入来源多元化了,不再像从前只靠天吃饭。很多人不再满足于单一经济来源,他们还会在家手工编织草帽、竹篮等农家手工艺品,或在家乡土特产店销售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增加收入。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4000多元,增长到去年的2万多元。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得到高度重视。村委会每年都会召集村民义务清理河道垃圾,并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也划定了禁止开发的保护区。在规划设计村内公共设施时,政府坚持采用生态环保材料,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予以适度保护。
村民们也不知不觉养成了环保习惯。他们大多餐用本村有机种植的蔬果,就餐时也养成了使用手工编织的草编餐垫、竹篓,远离塑料制品。如今,金丝楠村的空气质量非常好,森林覆盖也比从前更加葱郁茂密,成了一个生态环境优良的天然气候宜人的旅游村落。
总的来说,金丝楠村的成功实践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模式。它们凭借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可贵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旅游业与生产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既能致富乡亲、又能保护生态、活化乡村文化的新路子。未来,相信这个曾被人遗忘在山野之中的世外桃源,将以更加靓丽的姿态展现在国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