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由于在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加工而成的各季节茶叶自然品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是人们对季节茶自然品质的概括。
在我国大部分产茶区,春茶、夏茶和秋茶,一般是以季节变化结合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性划分的。
通常,春茶是指从当年开始采摘到五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七月中旬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
由于茶季不同,采制加工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对绿茶而言,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季的休养生息,也就是我们前几期所说的茶树冬眠,使得春梢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多,与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氨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不但使滋味鲜醇可口,香气醇厚,而且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也很协调。
许多名茶,诸如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所以在我国历代文献中,都有“以春茶为贵”的记载。
夏季由于气温高,茶树新捎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夏茶的茶汤不如春茶那般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烈。
同时,由于温度升高,夏茶茶芽中具有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也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成茶色泽不一,而且冲泡出来的茶汤味道也会比较苦涩。
但对红茶而言,由于夏茶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较多,在加工过程中,它经酶活性的作用产生的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物质也比较多,这对形成更多的红茶色素有利,而且夏茶的酚氨比也会增加。
因此由夏茶采制而成的红茶,干茶和茶汤色泽会显得更加红润,味道也会更加强烈。但是夏茶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这对形成红茶的鲜爽滋味又是不利的。
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捎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张单薄,茶叶滋味,香气也会显得比较平和。
而上文提及的“秋白露”则是白露茶,与“露从今夜白”的白露节气有关,它采摘于白露节气前后,是秋白茶之一。
在白露时节到来前,茶树经历了整个夏天的高温与雨水洗礼,生长十分旺盛,步入秋天后,气温降低,茶叶内质得到了很好的积累。
所以白露茶比之春白茶,虽然茶叶更为的粗糙,却也更为的耐泡,并且丰富的内质还为白露茶带来甘醇的滋味与高扬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