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藏在街头巷尾的旧式理发店还有不少,有些开了二三十年,甚至还有过百年的。它们如细胞一般融入广州的城市脉络之中,散布在各个角落。许多理发店都经历了广州的时代变迁、感受着人们审美的变化、体味过各个时期的“发样年华”。店主们年复一年,用心为周边的街坊解决“头等大事”,给几代人带来优质实惠的服务,也留下了许多温暖的回忆。
■在越秀区惠吉西路的一家理发店内,客人正在烫头发,门外挂着理发项目及收费。
■越秀区惠吉西路的一家理发店内,店主赵女士在为客人做头发。周边的居民很多都是在这里从小剪到大的,如今又带着儿女一起来。
理发店里藏着童年回忆
“老板娘你好啊,店还开着呀,真好!”广州越秀区惠吉西路的一家理发店外,韩女士正和店主赵女士打招呼。这是一家开在社区里的理发店,1995年开业,至今快满三十年了,而店主赵女士入行则有四十多年了。韩女士这次带几位朋友来看看母亲生前最爱的理发店,“以前我妈妈最爱来这家,老板娘手艺好,人也好,理发还给她按摩,有时妈妈怕她累说不用了,她还是接着按,妈妈每次打车都要来剪头发。”韩女士隔一阵过来看看,也是缅怀母亲。
家住附近的潘先生也带着女儿来剪头发。潘先生今年36岁,他笑着说:“我小学就在这里剪头发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女儿都读小学了,还在这里剪头发。”潘先生介绍说,这家理发店很受周边居民认可,不少人都是从小剪到大的,说起来也算是童年回忆了,还有人会专程从佛山过来这里剪头发。店主赵女士表示,自己只是把该做的事尽量做好,能用合适的价格为街坊们解决好“头等大事”,自己也很开心。
■荔湾区增翠路与水秀一路交会路口天桥下,几位理发师在此摆摊理发,实惠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捧场。
■海珠区上涌公园附近,有几位理发师在这里摆摊剪发。搭上帐篷,再架上几个灯,理发摊就开张了。
■一辆电动车在理发店门前风驰电掣而过,鄢爱先和往常一样,安安静静把洗好的毛巾挂上晾好。
■这家理发店是鄢爱先和丈夫龚财兵一起开的,自2005年正月开业至今,两人并肩奋斗快二十年了。
复古夫妻店网上出圈
海珠区大塘桥南新街的一家理发店里,店主鄢爱先正给一位顾客做头发,她动作利落,顶着一头夺目的鲜橙色短发,非常有辨识度。这家店是她和丈夫龚财兵一起开的,自2005年正月开业至今,两人并肩奋斗近二十年了。在各种新潮沙龙理发店遍布的现在,这里依然是附近邻里皆知的人气理发店,顾客络绎不绝,几平方米的空间里,可以满足顾客洗、剪、吹、烫、染等各种需求。鄢爱先表示,之前店里是做周边居民生意为主,大多是湖北老乡,可随着近几年理发店在社交媒体上渐渐有了热度,不少年轻人也会慕名前来做头发。让理发店在网上出圈的正是这里的环境:微微泛黄的墙壁,墙上贴满各式造型海报,三面布满刮痕的镜子,柜子里摆满了染发膏、发胶、洗发水等头发洗护用品,还有窗户上几乎用红蓝色大字贴满的招牌和发型项目……让人仿佛置身上个世纪90年代。“好多年轻人来我这里拍照做头发,还有从香港来的,之前还有一个剧组包了我这里几天,拿来拍视频。”鄢爱先笑道,她表示见到拍照的都会请他们来随便拍,而对于鄢爱先的善意,很多人也给予了正向的反馈,“这里有好多照片都是他们帮我们拍的,有些还帮我们洗出来拿相框装好。”鄢爱先指着镜子旁的照片说。如今鄢爱先也学会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信息,也能回复一下“粉丝”们的问题。
■陈大亮与妻子简阿姨,陈大亮笑称简阿姨还是自己的师姐。
■理完发后,陈大亮为客人刮胡子。小洲村的村民们都很认可陈大亮的手艺,他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大亮,上到耄耋下到孩童,都是在东方理发店理的发。
■陈大亮将自己用坏了的电推子、剃须刀保留下来挂在墙上,如今已经挂满一面墙
百年老店“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千丝”
海珠区小洲村的娘妈桥边,有一家“东方理发店”伫立于此,顾客还未进门,便被门前的楹联吸引了,上面写道:“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千丝。横批:从头做起。”店主陈大亮介绍,此店诞生于1909年,开业以来世代相传,是名副其实的百年理发店。陈大亮1973年来店里工作,1978年接手理发店,成为理发店的第四代传人,“头等大事”一干便是半个世纪。理发店内的面积不大,但布置得极具时代特色:马赛克的地砖、近几十年来的照片、字画,还有收音机、煤油灯、鸡公碗等旧物件,让人仿佛走进一家小型的博物馆。陈大亮说这些都是他这几十年来一点一点积累、整理下来的,每一件老物件背后都有属于它的故事。他还把自己用坏了的电推子、剃须刀保留下来挂在墙上,如今已经挂满了一面墙。于陈大亮而言,理发是一门手艺活,只有不断练习、钻研才能将手艺练好,如何磨刀、如何拿刀、如何使用吹风筒,都是有讲究的,光是磨刀,就练习了二十年,现在还在钻研。而小洲村的村民们也都很认可陈大亮的手艺,他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大亮,上到耄耋下到孩童,都是在东方理发店理的发, “我每次剪头发还要走好远,要从南约走到北约呢。”正在剪头发的简叔笑道。简叔今年62岁,家里四代人都是在这里理的发,“我爸、我、我儿子、我孙子,我爸是1927年出生的。”陈大亮认为理发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职业,“每当客人剪完头发走出门时,说一声‘谢谢你,师傅,剪得真不错’时,我就感到很满足了,这是对我几十年的老手艺的认可。”陈大亮希望能够继续为每一位客人服务,直到自己剪不动的那一天。
■策划: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采写: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