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1日,北京晚报第12版的“京城探展”栏目,介绍了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这也是来自沈阳故宫博物院的200余件清代宫廷艺术珍品首次进京。其中,一张清乾隆款“画珐琅花鸟小壶”的图片吸引了我的注意,“画珐琅”这一称谓,便带有其初创的信息。
画珐琅花鸟小壶
珐琅彩瓷的诞生
珐琅彩料是舶来品。早在15世纪,欧洲发达国家便将珐琅彩料在金、铜、玻璃和瓷等不同质地的胎坯上使用,根据不同质地的胎坯,又分别称为金胎珐琅器、铜胎珐琅器、料胎珐琅器、瓷胎珐琅器等。
15世纪中叶,明代宫廷用外国进贡的珐琅彩料,在铜胎上,以蓝为底色,掐以铜丝,填上红、黄、蓝、绿、白等几种色釉,烧成工艺品。由于在景泰(1450年-1457年)年间的蓝色最好,故有“景泰蓝”之称。又因以北京生产的景泰蓝为正宗,“景泰蓝”成了北京的特种工艺品。
珐琅彩瓷器,创始于康熙(1662年-1722年)年间,康熙帝命造办处在瓷胎上实验画珐琅彩,并提出款式,珐琅彩瓷器从此开端。在北京故宫保存的原标签上称“瓷胎画珐琅”,沈阳故宫也仍保留着当年“画珐琅”的称谓,北京现在则称其为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料较厚,色彩饱和,画在瓷器上,有堆料凸起的效果,因而增加了色彩的立体感。
康熙皇帝是一位非常开明的皇帝,他邀请外国学者进宫为他讲述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化学、药学、人体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甚至在紫禁城内,开设西药制造作坊。康熙帝同样对文学、艺术也情有独钟。他在内务府设立造办处,掌管造办处的官员称“养心殿管理造办处大臣”,可见他对造办处的重视。
清造办处是清宫内廷御用工厂,设在紫禁城内,全称为“内务府造办处 ”,内设有61个工种,宫内俗称“造办处六十一行”。凡在造办处工作的工匠,都是聪颖精巧,富有艺术天才的能工巧匠。造办处的制品,不仅质佳工精,而且为当时中外工匠所不能仿造。如果水平达不到要求的工匠,被称“笨拙”,要挨揍的。因此,内务府及内廷太监,戏称造办处为“揍笨处”。
珐琅彩工匠并不与其他瓷器工匠在一处。康熙帝在造办处专设珐琅处,以示其地位。珐琅处最初在武英殿,后移至养心殿门外原南裱房内。珐琅处离康熙帝更近,原因是康熙帝不仅亲自主持在瓷器上画珐琅,他还要视察进度。康熙帝之后的雍正、乾隆两帝,对珐琅彩瓷器也同样推崇,并且有所发展。
珐琅彩瓷福寿康宁茶叶罐
珐琅彩瓷局部
藏于深宫的艺术
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的珐琅彩瓷器,大多是盘、壶、盒、碗、瓶、杯等小件器,专作宫廷皇帝、嫔妃玩赏和宗教祭祀的供器。因受珐琅彩料数量和品质的限制,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黄、蓝、红、豆绿、绛紫等彩色作底,彩绘缠枝牡丹、月季、莲、菊等花卉图案,有的还在四个花朵中,分别填写“万”、“寿”、“长”、“春”四字。
雍正时期(1723年-1735年)珐琅彩瓷器的制作,更趋精进。雍正帝喜好水墨及青色山水,雍正时期珐琅彩瓷丰富了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只绘花枝、有花无鸟的图案,而是描绘花鸟、竹石、山水等各种不同画面,并配以书法极精的相应题诗,使珐琅彩瓷器成为制瓷工艺、书、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
雍正帝继康熙帝,继续研制国产珐琅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清宫造办处已研制出国产九种珐琅彩料,而且比进口珐琅彩料增加很多色彩品种。当时,进口西洋珐琅彩料有月白色、白色、黄色、绿色、深亮绿色、浅蓝色、枯黄色、浅亮绿色、黑色。清廷研制的珐琅料有软白色、秋香色、淡枯黄绿色、藕荷色、浅绿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枯黄色。珐琅彩料数量品种的增加,丰富了珐琅彩瓷器的表现手段。
乾隆时期(1736年-1795年)的珐琅彩瓷器画面,在部分保留前朝图案的基础上,也有仿西洋画意。有些画面人物题材增多。乾隆帝本人也极重诗、书、画的结合,宫廷有多位西洋画家供职,这些又将珐琅彩瓷器推上自己独特的道路。
珐琅彩瓷器在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持续创新推动下,在清朝前中期的一百年间,便在中国瓷器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成为采用西洋彩料在本土瓷胎上,绘制具有中国宫廷特色的瓷器。
珐琅彩瓷器在清代,完全由宫廷垄断。始终以数量小、产品精的状态,深藏紫禁城二百多年。
清宫廷造办处生产的各种瓷器,有严格的规定:造型、色彩、图案、数量等,一律须经皇帝批准。像珐琅彩瓷器在制作过程中,皇帝,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常常提出独特的要求,亲自到现场检查、督办。产品烧制成功,留下宫廷所需数量,其余全部砸碎,不得流散宫外。如若有人私自留藏,处死,并且株连他人。珐琅彩瓷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宫外业内有了名声,但民间始终未见庐山真面目。
京彩瓷第四代传人白莉在填制设计的粉彩花鸟大瓶
京彩瓷博物馆
古瓷见新颜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清帝逊位,清宫和一些皇族贵戚的精美瓷器陆续流入民间。这些瓷器数量依然很少,但无论造型、装饰,都为国内外市场向往。于是,以北京前门外大街德泰瓷庄为首的各大瓷器行,纷纷从景德镇邀请官窑能手,大量仿制、批发清宫瓷器。
曾经是景德镇督窑官的郭葆昌,请来景德镇官窑的能匠詹远广和他的学生郑乃衡等,在北京西四白塔寺附近设炉,烧制仿清宫瓷器。清宫瓷器品种很多,包括元、明时期各种名窑的瓷器珍品。北京“仿古瓷”行业,应运而生。“仿古瓷”的工匠,最初也多是紫禁城内御器厂工匠,或在景德镇官窑烧造过的工匠。
1931年,詹兴祥收了徒弟刘永清。师徒二人继承发展了仿古瓷技艺。新中国成立后,他俩一直在北京制作仿古瓷。客观上,他们成为仿古瓷的传承人。
1949年以前,从事“仿古瓷”行业的都是个体手工业者,生产的品种、数量都不多,但能满足客户对历代名窑产品的喜爱,并且仍以珍品居于市场。严格地说,珐琅彩瓷器乃清廷独创,且传承脉络清晰,它应属于独立的品种,称它为“宫瓷”更确切。
1953年,北京仿古瓷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了北京市手工业联社。1954年,成立了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工美集团前身),并成立了制瓷画室,请景德镇著名瓷师吴德祖掌管绘制工作,专门生产“仿古瓷”。1963年,制瓷画室并入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名“制瓷实验研究车间”。后来虽然机构所属有所变动,但这项专业并没终止,而是更加有计划、有规模地生产“仿古瓷”。
“仿古瓷”从其诞生,便是承继历代宫廷藏品的工艺,为区分市场伪作,更名为“京彩瓷”。
现在,在北京西城区南滨河路“京彩瓷博物馆”,陈列着以仿制明、清两朝瓷器为主的宫廷藏品,珐琅彩瓷也在其中。这项以皇帝倡导的“洋为中用”的瓷器,如今,也是旧貌换新颜了。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