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探索紫砂壶的独特魅力与鉴赏技巧

04-05

探索紫砂壶的独特魅力与鉴赏技巧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艺紫砂器的主要代表,由江苏宜兴所特有的紫砂泥精工制作而成,一经产生,很快就受到文人雅士瞩目。除了相较于瓷器和其它玻璃容器,紫砂壶易于保持茶色、茶香、茶味的性能更适合作为饮茶用具外,紫砂温润内敛的色泽,壶形的端庄大方使饮茶者目舒神怡,恣发才情,各方面均得到完美享受。

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其它艺术门类于一身,被赋予独特的审美意味和较高的工艺价值。紫砂壶窑前刻艺是指在紫砂壶入窑烧制之前,于其壶身刻画书写的痕迹。或符号,或文字,或绘画,也作紫砂壶刻艺。紫砂壶刻艺真正始于明代,盛于清代,以后通常以壶上镌刻中国传统的书画为主,内容多为古人诗句禅词和名人书体画风。

清中晚期之后,由于饮茶之风的推动,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变化,一些书画篆刻家以在紫砂壶上铭写诗文绘画为尚,革新了紫砂壶的装饰风格。从不署款或署隐蔽之处提高到在壶身大面积题文刻画,从简单的署名做记号到一种装饰表现手法,同时亦使紫砂壶由实用器转变为工艺器进而成为言志寄情的佳器,掀起紫砂文化的新篇章。

本文从刻艺基础的造型布局和刀工以及具有装饰形态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的镌刻等方面对紫砂陶装饰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欲通过几把具有代表性的紫砂壶来具体分析紫砂壶窑前刻艺的主要表现手法,尝试分析紫砂壶窑前刻艺的文化意义和发展的理念,以期使紫砂壶窑前刻艺向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向发展。再通过几款紫砂作品展示紫砂壶的魅力。

汤宣武老师的西施壶,采用原矿底槽青,经过还原烧制,容量大小为200cc,汤宣武老师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作为大师范泽锋夫人,作品也深受影响

东坡提梁壶,由窑变大师蒯良荣老师制作,采用紫砂原矿段泥,容量为200cc,此壶系有感于东坡提壶所得,故文人气息最浓。

金律壶,采用原矿紫泥,容量在270cc左右,由六届纯手工比赛得主吴秀兰老师制作

金正四方壶,采用原矿老紫泥,容量270cc,由六届纯手工比赛得主吴秀兰制作,使得方器基本严丝合缝不漏水

其它形式欣赏:


柳公权

八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