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两汉货币:探寻古代货币的历史价值

04-27

两汉货币:探寻古代货币的历史价值



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秦皇汉武及其御用人士是有过丰功伟绩的。始皇是以"半两钱"统一全国的币制和币值,并且将铸造权全部收归国有,开创了中国古代货币首次统一的大业。汉武则以"五铢钱"主要是"三官五铢"统一全国的币制和币值,也是将铸造权兼及币材(铜)全部收归国有。

而且这种"五铢钱制"直到唐初高宗乾封元年改铸"乾封泉宝",才为"年号钱制"所代替,一共延长了七百三十八年。

倘若以"方孔圆钱"的创始直到清末的"宣统通宝"来计算,这种钱制共历一千二百九十年,几乎经历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部过程。因而两汉钱制在整个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更有其重要的地位。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被承认的皇帝计24位,享国四百零七年。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

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汉王朝如此强大,两汉货币都有哪些?


一、榆荚半两

榆荚半两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

成色年代:西汉早期。因形如榆荚,称为"荚钱"。"荚钱"一般甚为轻薄,轻重不一。

汉初,财政困难,政府以秦钱重为借口,令民间和地方自由铸造半两钱,法定重量3铢。

钱体轻小,穿孔极大,钱文"半两",制作粗劣,得名"荚钱"。


榆荚半两


大小不一,大者直径50px,重三铢;小者直径不足25px,重不足一铢。

荚钱大量流入市场,引起物价上涨。


二、三铢钱

三铢钱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货币。

汉武帝刘彻于元狩四年冬(公元前119年)下令废止了四铢半刃钱,更铸"三铢钱",由于多年来频繁地发动战争,穷兵黩武,国库空虚,想通过更换货币的办法来缓解当时出现的财政危机,但因地方私铸泛滥,劣币大量充斥市场,造成货币混乱的局面,并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铢钱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春三月,汉武帝果断决策,废行三铢钱,把铸钱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统铸五铢钱,史称"元狩五铢",它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直被沿用了七百多年,成为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货币。而三铢钱仅仅铸行了几个月,成为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货币。

三铢钱在从半两钱制向五铢钱制演变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四铢钱

公元前175年(前元五年),汉文帝改铸"四铢半两",简称"四铢钱",又称汉半两。其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钱穿孔比较小,无内外廓,钱文制作比较规范。四铢半两因顺应了当时的国势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


四铢钱


汉初对铸钱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允许民间私铸,这种政策老百姓是沾不到光的,只能有利于贵族、豪强和富商们。权贵富商既占有矿(铜)山,又拥有劳动力,还有雄厚的资本和专门的技术,开放私铸,使他们成为直接受益者。

后来,西汉的奸商们就在四铢钱上大作手脚,他们用锉刀一个一个地从四铢钱背面锉刮铜屑,然后再用锉下的铜屑铸造新的钱币,以让自己手中的货币"生儿下蛋"!结果西汉四铢钱被越锉越薄,民间私造的货币越来越多,以致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最后四铢钱不得不停止流通。并改革币制,严禁民间私造货币,违令者一律格杀勿论。


四、五铢钱

五铢钱是中国古铜币名。钱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汉武帝于元鼎四年 (前113年) 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 (钟官、辨铜、技巧三官) 负责铸钱。

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称为五铢钱。


元狩五铢


武帝五铢开创了七百三十九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成为中国古代"铢两制"铸币的主流。


五、皮币

皮币是以兽皮制成的货币。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皮币,用宫苑中的白鹿皮制成。皮币每张一方尺,饰以彩画,值四十万钱。


六、白金币

白金币又称"白金三品"。西汉的银锡合金币。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铸造。当时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獒如龟,故用为白金币花纹。有三种:

(1)圆形龙纹币,重八两,值三千钱;

(2)方形马纹币,重六两,值五百钱;

(3)椭圆形龟纹币,重四两,值三百钱。

流通后盗铸严重,不久即废止。


七、一刀平五千

一刀平五千就是"错刀",又称"金错刀"。王莽居慑二年(公元7年)铸。"其环如钱,其身如刀",环面"一刀"直读,阴文错金,刀面"平五千"三字为阳文,篆书。以一当五千五铢。"一刀平五千"铸制精美,为历代"收藏家"所重。


一刀平五千


金错刀是一种古代货币,主要材料是金属。刀币是继贝币和金属贝币之后流通使用的古代钱币,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割据小国开始制造并使用这种刀型币。这枚汉刀币,是王莽篡汉后更铸的货币,又称"金错刀"。


八、栔刀五百

成色年代:公元7年。王莽居慑二年(公元7年)铸。"环如大钱,身形如刀",环面铸阳文"栔刀"二字,刀面铸阳文"五百",篆书。"栔"能通"契 "。以一当五百五铢。"栔刀五百"刀廓深峻,铸文精美。


栔刀五百


九、铁钱

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十、东汉前期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纳马援建议开始大铸行。面文特征是"金"字头较大,"五"字交笔更弯曲,"朱"字头圆折,竖画两头较细。铸造较为规整。


十一、剪边五铢

剪边五铢钱就是被剪凿了外围或冲凿了外廓的钱。钱文"五铢"二字仅剩一半,故又称"对文五铢"。对文五铢的钱径大小不一,经过测定,钱径一般不足2厘米,重多在1.5克左右,对文五铢的边缘都有被冲截的痕迹。

成色年代:东汉晚期。


剪边五铢


从钱币的边缘看,剪边钱又不像磨边钱那样光滑工整,钱的直径大小也有较大的差异。钱直径多数为2.05-2.2厘米之间,钱的重量多数减重五分之二或更多一点。


十二、董卓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190年。

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铸。无内外廓,"五铢"二字夷漫不全,很难辨认,世讥称之为"无文"。该钱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

王羲之的代表作

新疆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