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袁大头银币:设计之巧妙与铸造之精细

12-29

袁大头银币:设计之巧妙与铸造之精细

民国时期,上海的“袁大头”非常流行,那时的上海,坊间弄里有这样的顺口溜流传:“袁大头、孙小头,叮叮当当换银圆”或是“袁大头、孙小头,叮当作响真银圆,吹着闷声假洋钿”。

对于“袁大头”,咱们可能是不陌生的,那就是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圆。

当年它还有“袁头”“大头”“袁像”之称。

此外,西安称之为“大头洋”,成都、重庆称之为“人头洋”,万县称之为“老壳”,长沙称之为“光洋”。

想当年,上海市场行情“小黑板”也高高亮出了“袁大头、孙小头”的今日行情:

现钞进出调大小头,看明码标价,银圆是低进高出。

到马路上跑烟纸店,拿着钞票攥块银圆的都是些小老百姓。

大富豪是不需要到这种地方来买卖银圆的。

当然出入这里的人,还有以兑换银圆为职业的银圆贩子,上海人叫他们“黄牛”。

我们现在把民国初年铸造的银元,称为袁大头,为什么?

这是因为银元上面铸有袁世凯的头像。

古往今来,在钱币上铸头像者并不罕见,为什么偏偏把袁世凯称为袁大头呢?

说来这里,也是非常有趣,这个袁世凯个头不高,脑袋不小,加之他后来称帝不得人心,被称为袁大头,也是在所难免。

“袁大头”银两一直是中国通行的货币单位,到民国初期,银元开始广泛流通,于是市场上形成了银两、银元并行的局面。

1

“袁大头”的来龙去脉

民国初期,老百姓使用的货币,既有铸币,也有纸币,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外货币就有百种以上,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围,规格不一,折算也是非常烦琐。

对国家收税、发饷、商品交换来说都多有不便,市面恐慌,民众积怨,币制改革迫在眉睫。

而且,进行币制改革,也有利于袁世凯个人的统治地位。

在这样的形势下“袁大头”应运而生了。

1914年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国币条例》,设立了币制局,开始采用银本位制,铸发新银币。

新银币重约7钱2分,因上面镌有袁世凯的头像,所以俗称“袁大头”。

1915年8月1日,全国开始统一银币,“袁大头”成为唯一的法定银币。

不过当时的银两制度并没有废除,两银并行流通的局面,也没有改变,这给商品交流通带来极大的不便。

袁世凯时期,先后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由天津造币总厂开铸“袁大头”。

这样的袁大头,每枚重7钱2分,直径分为39mm、39.25mm和39.5mm等三种。

原定成色为纯银九成,后来为便于收换旧银元,来改铸新面币,把成色降为八九成色,即含纯银6钱4分零8毫。

1914年12月在天津造币总厂开铸,江南、武昌、杭州三厂继之。

银币正面铸有袁世凯头像及铸造年代,如“中华民国三年”字样,背面铸有嘉禾的纹饰及“壹圆”字样。

袁世凯银元成色划一,发行以后,流通很广,有时被作为中国银币的代称。

因这种新币花样新颖,形制统一,重量和成色均符合规定,故发行后流通很广。

到1915年,首先在上海金融市场取代了龙洋的地位,并于1919年,五四运动后,在全国银元流通中取得了唯一主币的地位!

但是,由于交易过程中,钱商往往需要在银圆上打戳印记,久而久之,使银圆变形,最后成为了“烂板”。

2

袁大头的设计和铸造颇为考究

民国三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的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

国币以一元银币为主币,总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26.86克),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

1910年至1920年,聘任天津造币总厂首席设计师和总雕刻师,造币的关键环节是雕刻模板,第一次的模板叫祖模。

在钢材料上雕刻好图案,形成模具,才能铸造出钱币,模具的水平会直接影响钱币的质量,所以雕刻祖模是造币的灵魂所在。

据说,乔治设计“袁大头”样币时,是依照袁世凯照片进行雕刻的,完成后还获特许带着样币见了袁世凯本人。

亲见本人后,乔治认为可以雕刻得更好,于是又重新雕刻,更为准确地表现出袁世凯的形象特征。

  • “袁大头”出笼经过

后来,规定各种货币之祖模,皆由总厂铸发。

对质量严格把关,尤其面值1元的主币最为精美。

祖模为意大利设计师所设计,正面图案为袁世凯戎装左侧身光头像,上方有铸造年份,背面图案为两株交叉的嘉禾花纹,下系结带。

这个银币统一重26.6克,后来在民间俗称“袁大头”。

袁大头包括民国三年、民国八年、民国九年、民国十年等4种不同版式,由于铸造精致、含银量高而被广泛接受。

为了进一步打消百姓对新币质量的顾虑,“袁大头”发行后,造币厂每星期都主动抽样送财政部检测,中国银行公会也可随时派员参与。

总而言之,“袁大头”是对铸造于民国初年镌有袁世凯侧面头像一元银币的一种俗称。

1914年,中华民国颁布《国币条例》后,开始发行使用“袁大头”银币:

这种银币,制作十分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而有含义,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按年号划分“袁大头”分为民国三年、五年、八年、九年、十年版等,均为普通版,五年版铸量较少。

虽然“袁大头”作为一种货币,在国内仅仅通行了一段时期即告别了历史舞台,但是在这段时期内,却也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


一起探讨“袁大头”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我!

作者|龚柳辉

天策府宝

缅甸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