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公共电视
一片海岸防风林,原本即将开发,在众人努力下,发现珍贵生态,守住防风林栖地。随着更多生态调查展开,许多物种被发现,人们才认识,原来在台湾台南滨海,有座生态大乐园。
台南安南城西里海岸,邻近曾文溪出海口的南边,有块突出的岬角,为了防风定砂,50年前大量种植木麻黄,形成一块100多公顷的防风林带。林相经过长期演替,已经成为次生林,具有森林生态,从底层到树冠,成为多样化栖地。
20多年前,台南在城西防风林带,设立垃圾焚烧厂,并规划垃圾填埋场,分成四期开发,计划分区砍伐林木,填埋垃圾。台南大学张原谋老师在城西防风林内进行生态调查,发现台湾特有种的台湾暗蝉,并以计算蝉蜕的方式,估算暗蝉族群量高达20万只。砍伐林木填埋垃圾的开发计划,在居民抗议危及重要生态下,全案暂时停止。
开发暂停后,张原谋老师等人扩大组成生态团队,进行生态调查,在林内装设录音机,希望从鸣叫声,进一步了解台湾暗蝉的生态谜团。每年3到4月,台湾暗蝉出土羽化,生存在土中的若虫,慢慢爬上树干,在固定位置后,开始蝉蜕。
城西防风林为了灌溉,早期开挖人工水道,渐渐形成分散各地的林泽,成为森林内陆型的湿地环境。于是防风林内,不仅有台湾暗蝉,还有陆蟹、青蛙等物种,像个生态大乐园。防风林有着多样化生态,台南大学组成云嘉南区环境教育区域中心,进行各式生态调查与保育活动。
环教中心在城西防风林举办护蟹活动,保育之外,也想让大家认识这块生态宝地。活动分成许多梯次,以公民科学家为号召,吸引许多民众。许嘉轩是位博士研究生,有着丰富陆蟹生态知识,协助进行生态调查,帮忙推动护蟹活动。
参加护蟹的民众,分组寻找,发现许多凶狠圆轴蟹准备降海产卵,他们进行捕捉,并且标记,再以人力方式,穿越马路,送上堤防。人力协助越过危险区域,陆蟹妈妈来到海岸,进入水域,开始寻找释卵地点,完成生命传承。
许多参加民众,参与护蟹活动,体会生态之美,也认识城西防风林的珍贵生态价值。人力护蟹过马路,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必须思考改善道路与堤坊,让陆蟹能够自然又安全的降海产卵。
经过生态调查,城西防风林内不只有凶狠圆轴蟹,许多新纪录种陆蟹,如奥氏后相手蟹、凹足陆寄居蟹,还有少见的印度刁曼蟹等陆蟹,都一一被发现,显示防风林的生态多样化。
在台湾暗蝉与陆蟹生态外,防风林内也有许多蛙类,形成海岸上的栖地。防风林的水源,依赖降雨,大雨后形成的临时水域,提供蛙类很好的生存环境,避免天敌捕食。
大雨过后的夜晚,蛙类较易发现,台南大学研究生黄议新来到防风林,寻找蛙类的过程中,发现一只贡德氏赤蛙,又为城西防风林的多样生态,新添一笔资料。根据团队调查发现,城西防风林接近海边,在海水影响下,水源带有盐分,当地蛙类可能演化出耐盐能力。
透过种种调查发现,城西防风林的多样化生态一一浮现,环境教育区域中心举办生态营队,召集高中生,以课程与活动方式,认识栖地生态。透过环境教育,让生态调查资料,成为公民的知识,认识一个地方的生态价值,同时投身保育工作。
海岸上的城西防风林,其实不只有台湾暗蝉、陆蟹、蛙类等生态,还有蜻蜓、蚁狮等昆虫,以及野兔、鸟类等生态,都等待进一步调查。城西防风林像是个遗世独立的生态乐园,值得更多关心和更多保护,让生态能够永续长存。
※ 本文转载自 公视 我们的岛【海岸上的生态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