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8月的某一天,来自哈尔滨的青年提包走进荣宝斋,田宜生与鉴定专家王大山,共同接待了他,经过一番询问,原来他想售卖名家真迹,两人一听欣喜万分,急忙请求鉴定真伪,却不料青年拿出一堆废纸,他们内心的激动瞬间浇灭,以为碰到卖“伪作”谋生的穷苦之人。
但在接过纸卷,打开翻阅之后,竟发现碎片带有皇宫印鉴,为了进一步考证观察,他们与青年约定,先把纸张放在店内,下午3点确定是否交易,青年爽快的答应了,两人来到后院,仔细观察和整理,发现30多件书画碎片,其中包含唐周昉《地宫出游图》后半段、陈垍《自书诗稿》和范仲淹、倪瓒的字迹等。
而最珍贵的一件作品,当数米芾“国宝级”作品——《苕溪诗帖》真迹,此作书于元祐三年(1088年),即为30多岁笔法大成之后,内容是米芾去往苕溪时,所创作的6首诗歌,全卷共计294字,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最具鲜明个性,笔势潇洒畅意、飞动遒劲,极尽纵横恣意之势。
众所周知,米芾独创“刷字”笔法,用笔风樯阵马、八面出锋,追求跌宕多姿的变化之趣,而这件写于盛年的作品,可谓把“刷字”笔法,运用的淋漓尽致,运笔多用中锋,形成郁勃浑劲的力量感,同时随着笔画的形态,灵活调转笔锋,时而侧锋飞出,时而藏锋衄挫,形成变怪多态的趣味性,尽显爽利超逸之美。
结字也是不甘于平稳,保证中轴线协调的情况下,不断欹侧动宕,避免机械性的重复,消除单调乏味感,还具有激昂的节奏韵律,艺术气韵更加强烈,可惜这般精妙的作品,清朝末年被溥仪带出宫外,流散在东北地区,恰好丁证山在长春街头,发现有人售卖此作和一堆残片,于是用15大洋买下。
不料好友骆大昭觊觎这堆残本,便在火车上将其杀害,妻子孙曼霞得知这一噩耗,历经万难来到长春,查出背后真相,并拿回这批字画,孙曼霞曾担任教师,旅居欧洲,见过一定市面,深知残本的重要性,便秘密保存起来,即便这位命苦的寡妇,要艰辛抚养6个孩子,他依然没有想过卖掉它们,由此珍藏了18年。
可是纸张容易破损,若是一直放在私人手中,不受到专业保护,必然会磨损、腐烂,她与子女共同商量,决定寻个好去处,把徐铉《千字文》和杨恒小篆《乐毅论》,卖给当地博物馆,剩下残片一直遭到大家质疑,所以儿子丁心刚趁着出差,携带纸卷去往上海荣宝斋。
而那天下午最终以1400元的价格,荣宝斋将它们买下,之后请故宫的专家修复,把残缺的8个字,根据故宫留存的底片补全,如今这幅《苕溪诗帖》乃稀世国宝,艺术价值水涨船高,翻了成千上万倍,估值超过1个亿。
您对米芾《苕溪诗帖》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