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大红袍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03-22

大红袍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约在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我国先民就探知了野生茶树的药用功能,并一直作为药用,以后又做成茶菜、茶粥当作食物。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秦汉时期,茶始为饮用。最早记载茶事的是西汉宣帝时谏议大夫王褒的《僮约》,其中“武阳买茶”和“烹茶尽具”,叙说了当时茶叶已成为商品上市交易,饮茶讲究烹饮之技;三国魏明帝时的博士张揖在《广雅》中说明了采取鲜叶紧压成饼的制茶方式,并对煮饮方法作了记述,即先炙烤饼茶,捣碾成末,放入瓷碗中以沸汤冲泡,然后加入葱、姜、橘子等调料混煮羹饮。采茶作饼和混煮羹饮,是秦汉至初唐近千年间制茶与饮茶的主要形态。

唐代人饮茶将前人采叶作饼的混煮羹饮演变为蒸青制饼,然后炙烤碾末煎煮清饮。这一饮茶方式的推广,与当时制茶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它的创新者陆羽在《茶经》中为蒸青制饼、煮茶清饮规范了制作和品饮方法,精心设计了配套的器具。唐代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加工形态,饼茶的生产与饮用仍占主要地位。宋代的茶叶制作承袭唐代的蒸青制饼方法,制作工艺更为精细,故称团片。团片茶饮用时仍需碾末,但不再入锅煮饮,而是置于盏(瓯)中用沸水冲点。宋代末茶点饮技艺主要有团饼茶点饮、草茶点饮,还有由点茶衍生的更具把玩乐趣的斗茶与分茶。宋代是末茶饮用最流行时期,徽宗时崇尚“汤色贵白”,可谓冲点技法已至极点。南宋后期,散茶点饮之风渐兴。进入元代后,散茶生产和饮用在南方地区成为主流。

明代被誉为“开千古茗饮之宗”。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散茶饮用的流行,推动了制茶技术的进步,炒青法较蒸青法更有利于激发茶的真香真味和保持茶的自然本色,因此以涤盏、投茶、注汤、品茶为形式的散茶撮泡法应运而生,奠定了此后六百多年来中国人的饮茶方式。散茶撮泡法虽比煎茶、点茶要简化快捷,但要泡好一杯茶还是讲究技艺的。特别是清代以后,绿茶加工已具备条、扁、圆、片、尖五种形态,茶叶由单一的绿茶进入了白茶、青茶、黄茶、红茶和黑茶等多茶类时代,进一步丰富了茶叶的泡饮技法,“色、香、味、形”成为追求茶叶撮泡技艺的最高境界。

在茶叶制作与饮用的两千多年间,经历了晒青做饼、混煮羹饮,蒸青制饼、煮茶清饮,饼散并用、冲点汤饮,炒青散茶、撮泡清饮等四个主要演变阶段。茶叶制作工艺与品饮方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传承积累了制茶与饮茶技能,促进了茶叶物质文化的发展。

关于更多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高级评茶员红傧微信:6480348(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历史上爱茶之士众多,但能被称为“茶痴”并流芳百世的却屈指可数。

现在我们就来数数历史上的“茶痴”,看他们是爱茶爱到了何种地步。

第一位,当然是茶圣陆羽,他一生游历多个地方,逢山采茶,遇泉辨水,口不暇访,笔不暇录。经过长年的积累,写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第二位,卢仝,这人嗜茶成癖,他的“七碗茶诗”被人千载传唱,还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第三位,皮日休,他精通茶事,善写茶诗,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并写成《茶中杂咏》一书,为今人了解唐代茶事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第四位,宋徽宗,他写的《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第五位,乾隆,他一生嗜茶,在其六下江南微服私访期间,遍饮江南的名茶,可谓是无茶不欢。

时至乾隆耄耋之年,其欲退隐让位,一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晚年的乾隆帝几乎到了病茶的地步。

大红袍属于不折不扣的茶界明星,传说的赋予、政治的加持、文化的渲染,使得它自诞生以后便饱受关注。目光聚集之处,乱象必然追随,大红袍因此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神秘。

为此,我们从大家关心的无数问题中,梳理出最具代表性的十个问题,加以解答,还原大红袍的真相,让喝茶变得简单。

大红袍是红茶吗

红茶是全发酵茶,而大红袍属于半发酵的青茶(乌龙茶)。并不因为名字中含“红”字就变成了红茶,这就如同安吉白茶并非白茶一样。

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根据国家颁布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定义,“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无性繁殖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种特征的乌龙茶。

大红袍,享有“武夷岩茶茶王”的盛誉,是武夷岩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其实它既是一个茶叶产品名,又是茶树品种名。

大红袍是茶树品种名还是茶叶产品名?

大红袍既是茶树品种的名称,也是茶叶产品的名称;两者有联系,但茶树品种不等于茶叶产品。

为什么市面上卖的大红袍价格相差那么大?

大众最感兴趣的是母树大红袍,位于天心岩九龙窠,距今已有360多年。所谓的大红袍“天价”也基本由它的拍卖价所创造,它的价格除了原料价值、工艺价值,还包括文化价值,相当于收藏品,不可复制。但母树大红袍茶近乎是传说,姑且不说2006年已经停产,即使停产之前,产量也少的可怜,绝少市场流通的可能性。

|母树大红袍|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大红袍主要分为纯种大红袍和拼配大红袍。

(1)纯种大红袍是来自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同时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由于产量稀少有限而价格昂贵。

(2)市面上的大红袍多数都是拼配大红袍,它是根据市场对大红袍的需求,将武夷山的不同岩茶品种按照一定比例匀堆组合而成,香气和口感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改良,原料来源相对丰富,从而价格较低。

除此之外,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大红袍价格也会相差悬殊。

拼配大红袍质量能好吗?

茶叶拼配与酒的勾兑技术一样,都是为了保证质量稳定的必要技术,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茶叶品质。自从茶叶成为商品,拼配技术就产生了。因为茶叶生产过程是一种很特殊的过程。

由于茶青的来源不一、采摘的时间不一、做青技术不一,每一个制作环节包括烘焙火候的掌握,都有可能影响到成品茶的质量。所以尽管是同一个茶厂,不同批生产的成品茶质量可能都不一样。而市场上对成品茶的质量要求却是有标准的,特级、一级、二级……为了保证成品茶符合市场标准,就必须进行合理拼配。当然,这种拼配的技术含量是比较高的。所以,只存在拼配得好不好的问题,拼配本身是无可非议的。

在武夷山当地能买到好的大红袍吗?

大红袍产自于武夷山,但不代表在武夷山当地就能买到好的大红袍。买到好茶与否完全取决于购买者的本事,如果想去当地买茶,自己又不懂如何评判茶的好坏,还是可能会买不到好茶。

冲泡大红袍时,发现有很多泡沫,这是否说明茶很脏?

茶叶在冲泡时出现的泡沫主要是茶叶中含有茶皂素,茶皂素有很强的起泡能力,此外和茶叶里的果胶也有关。有时候,你会看到第一杯茶水里浮起一些像油一样的东西,这和泡茶所用的水有关。泡茶最好用软水,如纯净水。可以说,茶叶的泡沫并不是脏东西,因为灰尘是不会形成泡沫的,泡沫与茶叶的质量无关。

为什么大红袍喝起来有火味?

第一次喝大红袍类的岩茶,闻到的糊味叫火味(香),类似咖啡的焦香。

如果焙火程度较高,时间较长,火香会比较浓郁。

为什么在家泡的大红袍,不如茶店里的味道好?

一般造就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冲泡的技术。茶叶的口感除了取决于茶叶本身,还和冲泡茶叶的器具、水有非常大的关系,尤其茶叶浸泡时间、水量和水温对茶叶的口感影响最大。

茶叶店里的店员经过专业培训,知道如何冲泡能将茶的特性发挥到最好,原则上来说他们泡的茶自然口感会更好。大众平常喝茶可以依照茶叶本身的冲泡说明或者依据自己的口感进行操作,技术并不难掌握,切不可完全排斥技术或者刻意追求技术反而使喝茶成为负担。

大红袍能储存多久?

影响茶叶品质的环境条件包括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等,储存时一般需要尽量选择避光、防潮、通风和无异味的地方为好,也需要隔绝茶叶与空气、水分的接触。

大红袍的保质期一般为2~3年,根据焙火程度高低,其储藏也有所区别。焙火程度低的大红袍不耐储藏,因为香气易发散;焙火程度高的大红袍火工足,相对耐储藏一些,往往要先放一段时间,火气稍稍褪去转化后,口感、香气会更优异。

沉香佛珠

养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