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四把扇子揭示《红楼梦》最真实结局,曹雪芹的巧妙构思你了解多少?

02-23

四把扇子揭示《红楼梦》最真实结局,曹雪芹的巧妙构思你了解多少?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里隐写了好几个“冤案”,无论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还是王熙凤弄权铁槛寺,都是贾府权力的干预,导致冯渊、张金哥和未婚夫含冤而死。

但要说最冤枉的,则非那个怀璧其罪的石呆子莫属。

他好好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只是因为不卖扇子给贾赦,便被贾雨村胡乱扣上一个罪名。下狱抄家,最终生死不知,真是比窦娥还冤。

但就是这个石呆子和他的二十把扇子,却是《红楼梦》最重要的四个伏笔:

一,解开贾家在八十回后结局前的重要故事。

二,将贾雨村[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影射曝光。

三,还原贾宝玉和林黛玉最终的结局。

四,归拢出《红楼梦》终极结局。

就说这个故事厉害不厉害?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石呆子失扇子案”原型出自明代剧作家李玉的《一捧雪》。故事的梗概和脉络一脉相承。也就对应了贾元春省亲当晚,脂砚斋的一个伏笔。

元春省亲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就出自《一捧雪》,讲述的是汤勤联手严世蕃设宴,宴请莫怀古,要谋夺一捧雪玉杯。

脂砚斋批语《一捧雪》伏贾家之败。

尽管脂批未必全部可信,但根据石呆子的经历补充,就会发现这条批语十分准确。

再讲为什么准确前,先来看平儿是怎么说的。

(第四十八回)平儿道:……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都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得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说之再三,他把二爷请到他家里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 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石呆·子被夺走的扇子,要特别注意名称:全是“湘妃、棕竹、麋 鹿、玉竹的”。

平儿站在贾琏的立场,自然说没有强买强卖,石呆子不卖扇子,贾琏“烦了多少情”也没办法,为后面挨打伏笔。

但贾琏没办法,贾雨村却有办法,平儿说他是“饿不死的野杂种”,可见是憎恨他害得贾琏挨打,也说明彼时贾雨村尽管已经身居朝堂三品高位,却根本不放在贾府人眼里。

贾雨村巴结贾赦,听说这件事后,回去“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作了官价,送了来。”

平儿说的轻描淡写,源于她也不知道贾雨村怎么弄来的。但如果结合《一捧雪·豪宴》的故事,就不难推断出贾雨村陷害石呆子,基本与严世蕃陷害莫怀古“如出一辙”。

而“石呆子”是谁?看似他的原型是莫怀古。其实石呆子不就是女娲补天石转世的贾宝玉么?

贾雨村这个小人,最是忘恩负义的。谁帮了他就会害谁。

甄士隐资助他科举高中进士,他对香菱被薛家掳走视而不见,至死不让恩人母女团圆。

林如海帮助他官复原职。贾政帮助他复职应天府知府。

等待他们的必然也是类似甄士隐一样的忘恩负义。

从“谋夺石呆子扇子案”,就能推算出日后贾雨村对林如海、贾政忘恩负义,谋害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正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先按下不表。

先说八十回后,贾家是如何遭到贾雨村背叛的。

其实到第七十二回江南甄家被抄家时,贾雨村也突然被皇帝下旨降职。尽管这次没有贬官,但降职要比贬官更麻烦。皆因官复原职非常麻烦。

革职回家背后还有一个“听用”说法,只要赶上皇帝赦免,有人举荐担保就可以复出任职。

降职虽还是官身但却是更阴毒的惩罚,代表皇帝的愤恨和羞辱,想要复职得需要更多人联名举荐,并连带责任。

贾雨村彼时官至大司马协理朝政、参赞军机,就是从一品的兵部尚书。

作为贾府和王子腾一手扶植的新贵,他是四大家族在朝廷的代言人。

如今他被降职,必然要靠四大家族为他出面。

问题是贾雨村为官不正,与甄家勾结获罪之事肯定不小。当时没问罪就已经是皇帝碍于还没动贾家而网开一面。

贾府那是感受到甄家抄家危机已经波及自身,如何还敢再鼎力相助贾雨村?正是各扫门前雪时。

贾雨村豺狼心性,为了复职稳妥,不惜牺牲恩人甄士隐的女儿丢给甄家不闻不问,就怕得罪贾府和王家,此番必然故技重施,要牺牲掉贾家和林家的利益,来为自己复职做“投名状”。

根据《一捧雪》、“石呆子案”以及忠顺亲王讨要蒋玉菡三件故事推断,贾雨村最可能是与忠顺亲王勾结,反水先害了贾宝玉。借口就应该是谋夺“通灵宝玉”。并导致了林黛玉被迫远嫁海外异国客死他乡。

再说八十回后,贾雨村如何害了林黛玉。

平儿讲述石呆子的事,对扇子的品类记得如此清楚,自然是替“作者说”。

石呆子的扇子案,通过“扇子”便给出了一个“散”的结局。

扇子通散,注定这个故事的核心不是“害人”,还是“离散”。

事实上贾家抄家,这件事是个先期引发的大事故,但却并不是贾家的致命事故。

“石呆子扇子案”,真正影射的贾雨村忘恩负义,却在“散”字上,是贾府、大观园和贾宝玉真正意义上的一“散”。

大观园的第一散,是抄检大观园引发的晴雯几人离散。

第二散,就是迎春、湘云和薛宝琴的相继出嫁。

第三三,就是林黛玉和贾探春最后出嫁。

而石呆子案便对应了这“第三散”,将原文中大量的线索汇集,一一串联给出四种扇子所隐喻的“解释”:

一,湘妃,潇湘妃子林黛玉。

二,棕竹,主要分布于两广云贵、东南亚和南亚等地,指踪迹方位。

三,麋鹿,借蕉叶覆鹿指蕉下客贾探春。

四,玉竹,贾宝玉。

推测贾雨村勾结忠顺王,借通灵宝玉害得贾宝玉离家避难,才有贾元春点的第三出戏《仙缘》伏甄宝玉送玉故事。

不排除贾宝玉当时被安排回了一次南京,与林黛玉彻底分开。

谁想当年的正月十五,南安太妃看姑娘的后遗症显现。因西海沿子一“友邦”国王,谋求中原王朝贵族女子为妻。皇帝下旨贤德妃妹妹贾探春出嫁。

然而探春庶出身份竟被对方嫌弃,最可能是贾雨村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导致林黛玉和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异国为王妃。

如此一来,贾雨村先后对贾家和林家忘恩负义,谁帮了他都没有好结果。

关于二女同嫁,以及八十回后那段故事的伏笔,原文也有不少的线索,简单归纳树立一下。

群芳夜宴掣花签,主各女儿的姻缘。

林黛玉的芙蓉花签,借昭君出塞故事影射她远嫁异国为王妃。

贾探春的杏花签和判词,讲她远嫁异国为王妃。与林黛玉的姻缘的相同。

潇湘妃子是贾探春给林黛玉取的名号,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为王妃的典故。

“石呆·子失扇子案”,不但借“石呆·子”影射贾宝玉,写出贾家日后败亡的真相。更完美的交代出宝黛情尽的最终结局:

贾宝玉先被贾雨村所害,林黛玉为了宝玉同意与贾探春二女同嫁异国为王妃后泪尽而亡结局。

林黛玉被迫远嫁,又对应薛蟠打杀冯渊抢走香菱的伏笔。薛蟠字文龙,名字中的蟠和龙就是帝王影射。借香菱被抢预示黛玉远嫁故事。

而贾宝玉被害,林黛玉挺身而出,正是《姽婳词》林四娘的作为影射。

林黛玉远嫁异国故事,又是《五美吟》中五位美人共同的经历。不是巧合。

至于林黛玉客死异乡,也是《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柳絮词》的伏笔。

贾雨村害了贾宝玉,致使林黛玉远嫁而去,才给了薛宝钗日后嫁给贾宝玉的机会,正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薛宝钗就是等到贾雨村“帮”她将林黛玉“清除”,才得偿所愿。

林黛玉和贾探春出嫁,根据潇湘馆放风筝来看,肯定是正月十五出事,三月十五清明前后出嫁,也是甄士隐家遭难的对应时间。

推测八十回后故事,应该是贾母因二女同嫁而寝食难安,很快病入膏肓应了当初她寿庆时南安太妃看姑娘的伏笔。

南安太妃指向南方,林黛玉和贾探春正是南下西去。对应的是“棕竹”产地的指引。

贾母病危,已经因黛玉出嫁化险为夷回到家中的贾宝玉,为了人伦大节同意以续弦之礼迎娶薛宝钗为祖母冲喜。不想婚礼当晚贾母去世,因守孝夫妻没有圆房。对应杏子阴假凤泣虚凰的“续弦”和刘姥姥雪下抽柴故事伏笔。

贾家像甄家一样先失去“女儿”,在贾母死后很快被抄家。

贾宝玉出狱后也像甄士隐一样投奔岳母家中,却被嫌弃无法立足,最终几番磋磨将死之时出家而去,留下宝钗为生妻,苦守余生。

贾宝玉出家后,实现“你死了我做和尚”的誓言,并也南下西去找到妹妹贾探春,是兄妹二人合作《南柯子·柳絮》的内容伏笔。

最终他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并将一生经历写出,就是空空道人在石头上看到的“石头记”,更是《情僧录》,以为祭奠。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精品长文创作季#

博美狗狗怎么养

宠物犬图片大全及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