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书法行笔:揭秘四种基本方法与晋人独特笔法

05-31

书法行笔:揭秘四种基本方法与晋人独特笔法

书学深邃,其大类可划分为碑学与帖学。碑学涵盖了丰富的石刻艺术,而在此我们特指魏碑,其风格雄浑古朴;帖学则囊括了墨迹与刻帖的精髓,尤其以二王一系的书风为代表,飘逸秀美。碑与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北碑的雄强凝重与南帖的遒美飘逸上,明确这一界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略书法的独特魅力


谈及行笔,这关乎书写笔画中段的关键技法。简单来说,行笔技法包含四种:中锋、侧锋、偏锋与绞转。


中锋行笔,即笔尖始终位于笔画正中,笔毛方向与笔画走向相反。秦朝的玉箸篆便是运用中锋行笔的典范,其笔画均匀,两侧光洁,如丝如缕。然而,在实际书写中,完全的中锋几乎难以实现,即使书写篆书也难以保证笔杆始终垂直。



侧锋行笔,笔尖稍偏离笔画中心,但仍位于笔画之内。此时笔毛方向与笔画方向略有偏差,夹角小于九十度。侧锋行笔在楷书、行书、草书中均有广泛应用,尤其在行书中更为常见。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是,起笔若出现斜面,则多为侧锋行笔。



偏锋行笔,笔尖完全偏离笔画中心,笔毛偏于一侧。这样的笔画一侧湿润,一侧干枯,形态不整。尽管这种笔法常被视为败笔,但明代书法家杨维桢却善用此法,其书法作品独具奇趣。从整体效果出发,只要笔法能在作品中表现出独特效果,即使是散锋破笔也无可厚非。



绞转行笔,即书写过程中笔毛在笔画内不断变换位置。当毛笔受压变扁时,通过转动笔杆使笔毛的每一面都能参与书写,这就是绞转笔法。这种笔法起源于晋代,多用于行笔中的弯转之处,因此也被称为晋人笔法或二王笔法。然而,自唐代楷书兴起后,绞转笔法逐渐式微,这或许与笔法研究的深入程度有关。



不同的行笔技法赋予了笔画独特的形态和质感。中锋行笔使笔画圆润厚实,侧锋行笔则让笔画犀利劲健,偏锋行笔虽扁薄但可产生特殊效果,绞转行笔则让笔画凝重且变化丰富。在书法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基本的行笔技法,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关于碑帖行笔的差异、如何通过笔画辨别行笔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用笔控制笔画粗细等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的探讨中继续深入。期待与您一同领略书法的无穷魅力!

袁大头银元图片及价格

长毛荷兰猪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