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竹雕艺术鉴赏:清·观华篇(三)

05-22

竹雕艺术鉴赏:清·观华篇(三)


清早期 竹根雕刘海戏金蟾摆件

此摆件取细密竹根爲材,以圆雕、浅浮雕、刻划等诸法幷用雕刘海戏金蟾立像。刘海肥首硕耳,歪头屈身,双手半握把玩铜钱,笑语喜愠,若有声响。身著宽袍广袖,袒肩露腹,左腿微屈,赤足迈步向前,似正踏歌而行,衣著随风扬起。雕像下承独立湖石底座,山石玲珑剔透,层叠参差,金蟾昂首顾盼,衬托出雕像诙谐意趣。整器雕琢造型设势,传神写照。手足之位置,面目之神理,皆经营考究,状写入微,深刻浅雕,生动自然。

刘海,初名哲,字玄英,道号海蟾子。五代燕山(今北京西南)人,明代民间神话传说,将刘海渲染成一蓬发少年的形象,连钱爲饵,戏钓金蟾爲乐,寓有财源兴旺之意。“金蟾”传说能口吐金钱,是旺财之物。刘海修道,用计收服金蟾以成仙,便流传出“刘海戏金蟾,步步洒金钱”的民间传说。

清中期 王淮 竹雕山水人物图笔筒

此笔筒取段竹雕琢而成,呈直筒状,口沿与底部皆镶硬木,下承两矮足。外壁以浮雕、阴刻诸法通体雕刻山水人物图。苍山之中,山路崎岖。有三位文士幷一小童拾阶而上。行在前方的文士手持拐杖,眺望远方,其后两位对面而立,正在交谈。小童怀抱文具箱,紧随其后。几人身后,层层岩石间,立有三棵苍松,松干挺直向上,松枝虬曲,上有松枝茂密如盘。几位文士似立于山之巅,可见远处崇山峻岭,云雾飘渺中若隐若现一轮圆月。远处了了几笔阴綫,勾勒出云气渺茫。留白处有楷书阴文落款:“已卯荷月上浣镌,裕周”。古有东山赏月图,与谢安东山携友赏秋月的典故有关,宋代黄庚还有《题东山玩月图》的诗词,其中:“斜阳红尽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海涛拥出烂银盘,千里婵娟共今昔。主人临客登东山,踏碎寒光看秋液。星河倒景浸空明,露华溥玉夜气清……”此件或正是以东山玩月爲题,人物神情姿态刻画细腻,虽景物繁複,但刀法依旧犀利洒脱,构图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经久把玩,其皮色褐红,包浆莹润,置于案几之上,似将山林尽收书斋之内,颇增雅趣。

清早期 竹根雕五蝠墨床

此墨床以竹根製成,圆雕、透雕、阴刻等诸法幷用,镂雕五隻蝙蝠,作展翅状,重迭交错,各有形态,可谓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整器形制独特,雕刻工艺细腻,包浆沉稳,纹饰寓意美好,属难得精巧之物。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被当作福气和幸福之意,习俗运用“蝠”、“福”字的谐音,幷将蝙蝠的飞临,结合成“进福”的寓意。通常所言的五福分别爲: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汉桓谭《新论》另有新解:“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衆多。”

清 梁山舟 竹根雕灵芝式如意

此件如意取近尺长的竹节雕刻而成,巧妙利用竹节自然形态,竹壁弯曲成柄,隔膜巧作灵芝形如意冠首,其边缘随形略施刻画。冠首饱满圆硕,柄身简约修长,上有阴刻行书诗文:“竹君竹君,屈而不伸,临笔阵可以挥千军。”并“山舟铭”行书落款。灵芝是祥瑞之物,如意是顺心之意,整器形制素雅,线条流畅婉转,上下呼应,古韵盎然。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本意“无灭”、“无贫”。由古代寺院中僧侣所用的搔痒之物逐渐演变而来。《稗史类编》记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指抓,柄长可三尺许,或脊背有痒,手不到,用以骚爬,如人之意。”也因此如意製作变得用料繁多,其形式或炫巧创新,或仿古质朴。因其名称寓意吉祥,明清以来,如意倍受皇室推崇。

梁山舟(1723 - 1825),字元颖,号山舟,又自署不翁、新吾长翁,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

清 竹雕诗文如意

此如意呈灵芝式,冠首灵芝以天然竹节略加雕琢而成,饱满圆硕,形式逼真。柄身简约修长,线条流畅自然。柄端圭首状,上有阴刻行书诗文:“如珪如璋,金玉其相,绥以多福,眉寿无疆”。整器形制素雅,纤细雅致,韵味生动,刀法圆润。经久把玩,其包浆润泽亮丽。

灵芝历来被视为仙草,寄生于枯木之上,质地坚实,不易腐朽,芝首多为半圆形,寓意不老长生。如意有万事如意之意,以灵芝造型更增长寿之意,福寿延年,寓意美好,气节高古。

清早期 竹雕留青松鹿图臂搁

此臂搁竹质,呈覆瓦状。正面以留青技法雕刻老干虬枝峥嵘,枝头叶片簇簇,肥硕饱满。松树下雄鹿俯卧作回首状。整器造型规整,刻画细腻生动,颇有生趣。

留青竹雕,是竹雕中难度最大的一种,起源于唐朝时期。它是在竹雕时只留竹子青筠的一种雕刻技法,通常爲浅浮雕,所用之材爲成长数年的腊月毛竹,施艺时,将纹饰以外的竹青剔去,仅露出纤维状竹肌,由于竹青与竹肌在质地、色泽上的明显差异,故作品能取得笔墨神韵般的艺术效果。这种竹刻,不仅精巧,而且外表润泽,随著年代的逐日推移,竹肌顔色越红,青筠处愈发泛黄,其图案显示的独特韵味也会越发神奇、古朴。

清中期 竹根雕童子嬉戏笔搁

笔搁以竹根为材,圆雕童子嬉戏。稚儿形象娇憨,揽肩搭背,或坐或蹲,姿态神情各异,却都机灵活泼,情态生动,童趣盎然。此件构思精妙,独具匠心,不仅可以在挥毫之馀作置笔之用,亦可放于案几作陈设把玩之器。

明清两朝,婴戏图的运用达到鼎盛。无论孩童人数,亦或场景,姿态各异,场面各样,技法嫺熟。常出现在瓷器、刺绣、银器、漆器等不同的工艺品装饰之中,有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孙寓意,表现出人们祈求平安、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

清中期 竹根雕仿古獸耳方瓶

竹根雕仿古铜器作兽耳方瓶,方口厚唇,口沿处饰一圈回纹,颈部内收,鼓肩收腹,配以底座,座呈四立足。肩部雕有狮首耳,狮首造型纹理明晰,线条流畅,鬣毛浓密捲曲,扬眉瞪目。连接双耳饰有一圈垂莲纹,内部又刻有卷龙纹。此兽耳方瓶形制落落大方,仿古纹饰庄重典雅。且整器皮色褐红,包浆浑厚,配以竹之瘿结纹理,更显苍古。

仿古之风始于宋代,当时的文人热衷于通过古器物考证古代的典章制度且以好古来增添文房清趣,这种好古的传统发展到五百多年后的清代乾隆时期更是盛极一时。乾隆年间竹雕品的形制与纹饰常出现模仿商周铜器者,此件即是其中一例。

清中期 竹根雕罗汉戏狮摆件

此摆件取竹根爲材,圆雕笑狮罗汉。罗汉身宽体魁,额头高凸,双目半闭,耳饰双环,阔鼻薄唇,微展笑顔,姿容祥和又不失庄严凛然。其半跏趺、半蹲踞,长袍阔袖,坦露半胸。右手于身后拄地,左臂搭于膝上,手中托握綉球。罗汉身前爬伏一隻幼狮,双目圆瞪,阔鼻宽唇,髭毛捲曲,正昂视望向罗汉,视之娇憨可爱,玲珑俏皮。整体雕塑极具立体感,极富生趣。

笑狮罗汉即伐闍罗弗多罗尊者,爲梵语 Vajraputra 的音译。根据唐代玄奘法师所翻译的《法住记》排序,爲十六罗汉中第八位尊者,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鉢刺拿洲。相传成道前爲杀虎猎人,戒杀后有两隻小狮走到身边以示感激,成道后便将这两隻小狮带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之「笑狮罗汉」。传说他往生以来便从不杀生,广积善缘,修得五种不死福力。他虽然一生都无病痛,但他一直勤修经书,终日静坐。据说笑狮罗汉博学多识,且畅说妙法,但他很难得说法,一次他的师兄阿难尊者询问他爲何不开方便之门畅说妙法,他回答:「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儘管你字字千金,却往往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因此他虽能言善辩,却心清如水、毫无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黑发晶真假的鉴别方法图解

千岛玉叶属于什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