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赏析网

陶瓷历史中的璀璨明珠:磁州窑

05-09

陶瓷历史中的璀璨明珠:磁州窑


磁州窑作为著名的民窑,对中外陶瓷历史的影响之大,与中国北方民间生活及民间艺术文化联系之密切,是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绝无仅有的,不讲磁州窑,不足以彻底讲清楚中国陶瓷文化。那为什么现在才讲?因为没有铺垫讲不好。

长期以来,磁州窑虽蓬勃发展、生机勃勃、老百姓喜闻乐见,但作为一个纯粹的北方民窑,其产品不被贵族、士大夫阶层重视,不被历朝历代收藏界青睐,甚至很少被文献所提及。即使被提及,也是带着有色眼镜,贬多褒少、极不公允。所以讲磁州窑没有很好的铺垫是很突兀的、很难讲清楚的。

在讲完越窑、邢窑、汝窑、钧窑、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建窑等历史名窑之后,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现在,我就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磁州窑,给大家作一个交代。


关于磁州窑系

(下)


关于磁州窑系的划分,到目前为止,还存在一些争议。以欧美、日本和我国大部分权威专家、学者认为,凡是与白地黑花、剔刻划花装饰风格相似的广大北方地区和一些南方地区的窑口,包括核心窑口观台窑、彭城窑,还有河南当阳峪窑(也称焦作窑、修武窑)、鹤壁窑、禹州扒村窑、鲁山段店窑、登封曲河窑、新密窑沟窑(密县窑)、河北井陉窑、山西介休窑(也称洪山窑)、榆次窑、山东淄博窑、安徽萧县窑(也称白土窑)、江西吉州窑、陕西耀州窑,等等,都应该归入“磁州窑系”,并将此写入1983年版的《中国陶瓷史》中。


北宋 “磁州窑系”瓷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然而,对这个分类,少数专家、学者和一些窑口研究人员持反对观点,认为不论窑口的发展脉络和传承,仅凭装饰风格进行分类,未免过于狭隘。磁州窑产品的造型、装饰题材均来自民间,也有仿自名窑,深受民间喜爱之后自然受到同行的仿效。不能把窑口之间技艺的相互学习、借鉴就当成“窑系”,也不能片面夸大磁州窑白地黑花及剔刻划花工艺的单向传播性,有些窑口如当阳峪窑、扒村窑等,其白地黑花与剔刻划花工艺可能更早、更精致。还有吉州窑,因迁徙而来的窑工带来磁州窑技艺,对吉州窑有巨大影响,如果吉州窑因此属于“磁州窑系”的话,那么景德镇窑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总不能把景德镇窑也算成“磁州窑系”吧?


“磁州窑系”瓷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我觉得这种观点有一些许的道理。事实上,磁州窑由于历史文献记载太少,研究起步晚,除观台窑外,其他窑口均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发掘,众窑口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清晰,在这种条件下定义“磁州窑系”确实有点为时尚早。


金代 磁州窑黑釉密凸线纹梅瓶 口径5.9、腹径12.3、底径7.1、高25.4cm 日本东京松冈美术馆藏


但同时,我认为目前的窑系归类又十分必要,否则,当前许多存世瓷器无法进行归档。我在本文中展示的中国及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馆收藏的器物中,除能够与观台窑的发掘进行准确比对外,其他大部分器物都无法找到精确的窑口。特别是日本的博物馆中,有些应该是当阳峪窑或扒村窑的器物直接写成了磁州窑。因此,磁州窑及磁州窑系的深入研究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磁州窑系之四——登封曲河窑


曲河窑,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辖登封市告城镇曲河村,是登封窑群的核心窑场,也是登封名声最响亮、规模最大的窑场。当然,登封窑群不仅包括曲河窑,也包括隋、唐、宋、金、元时期的“神前窑”,还包括宋、金元时期的白坪程窑以及大冶、徐庄、君召等地的古瓷窑。


登封曲河窑遗址出土瓷片及器物


曲河窑始烧于晚唐、五代时期,繁荣于北宋、金国,终烧于金末元初。产品类别主要有黑白釉、青釉、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釉刻划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宋三彩、宋加彩、小型瓷塑等。装饰方式主要有细线划花、珍珠地划花、刻花、绘花、镶嵌、镂雕、贴塑等。装饰题材丰富,有花鸟、人物、动物、虫鱼等五大类、五十多个品种。


北宋早期 珍珠地卷草纹六嘴花插 高22.9、管径口径2、底径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登封曲河窑珍珠地划花人物橄榄瓶 高39.7、口径7、底径10.1cm 上海博物馆藏


曲河窑最有特色的装饰是珍珠地划花。所谓珍珠地划花,主要是模仿金银器上的鱼子状珍珠纹饰而成。具体做法是在用划线勾画出来的图案之外,用管状工具戳印小圆圈,是花纹以外形成布满小圆圈的地纹(有些器物也在花纹以内戳印小圈)这样可以烘托和突出主题花纹,使装饰具有不同于简单的划线装饰的韵味。


登封曲河窑珍珠地人物橄榄瓶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珍珠地划花装饰创始于河南密县,北宋时已传播到河北、山西,以登封曲河窑产量最多,以观台窑色调最红。


北宋 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橄榄瓶 高32.3、口径7.3、足径9.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北宋曲河窑珍珠地刻划花“双虎纹橄榄瓶”、日本出光美术馆的白地刻划花执壶精美绝伦,是磁州窑系的经典之作。


磁州窑系之五——河南密县窑


密县窑,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辖新密市,分为西关窑和窑沟窑两处窑场,密县是古县名。西关窑位于密县老城西关广济桥(现名惠政桥),窑址面积25万平方米左右。西关窑烧造于唐代、五代和北宋。产品以白釉为主,兼烧黄釉、黑釉、青釉、白釉绿彩、三彩器。晚唐、五代时期,把唐代金银器上凿花装饰应用于瓷器装饰工艺,创造了珍珠地划花技术,成为磁州窑及其他北方窑场学习仿制的样板。


唐代 密县窑珍珠地鹦鹉纹枕 长1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窑沟窑位于新密市大隗镇,北距西关窑18公里,南距禹州扒村窑18公里,其产品风格与西关窑基本一致,只是有一点色差。窑沟窑的白釉珍珠地划花瓷器也非常有特色。


磁州窑系之六——山西介休窑


介休窑,位于山西省晋中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所以也称“洪山窑”。窑址以洪山村古窑址为中心,东西约250米、南北约100米,窑址面积2.5万平方米,是山西乃至北方一个比较有名的窑场。



介休窑主要生产白瓷、黑瓷两大类产品。白瓷以施化妆土类产品为主,装饰手法有印花、黑画花、刻划等,器形多样,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所有日用器形。


介休窑瓷器 介休市博物馆藏

白地画花瓷片、瓷器(示意图)


介休窑深受磁州窑的影响,其白釉划花、剔花、釉下黑彩划花及釉下褐彩等器物,风格与磁州窑非常相似。介休窑有一种白地红花的画花装饰器,色彩异常美丽,为绝精特色之作。


磁州窑系之七——淄博窑


淄博古瓷窑群,分布于山东淄博南部的淄川、博山境内,共有二十多处,经考古调查发掘的有寨里窑、磁村窑、西坡地窑、大街窑四处。淄博窑的烧瓷历史悠久,从北朝晚期始,经隋唐宋金,元明清,延至民国,历时1400余年,至今“博山陶瓷”制品仍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淄博窑的磁村、西坡地、大街等窑在北宋末年,受到磁州窑的影响,开始生产具有磁州窑风格的产品,这大概是有人将淄博窑归入“磁州窑系”的主要原因吧。


淄博陶瓷博物馆部分藏品


黑釉起白线花口瓶 高32、口径12、足径12cm淄博陶瓷博物馆藏


宋代 绞胎碗 淄博窑遗址出土


淄博窑生产的磁州窑风格产品包括黑釉、黑釉起线纹、白地黑花、铁锈花、绞胎等器物,品种和磁州窑类似,以生活用器为主。其中黑釉起线纹产品比较有特色。


磁州窑系之八——萧县窑


萧县窑,位于安徽萧县白土镇白土寨,也称“萧窑”或“白土窑”。萧县窑始烧于隋代,在北宋发展到繁荣期时具有72座窑场,是安徽一个较大规模的古窑群。



萧县窑在宋金时期大量生产磁州窑风格的白釉器,也有少量黑釉产品,有坛、缸、花瓶等,大多胎体厚重、装饰粗犷,制作一般。


金代 萧县窑生产的部分实用型器皿 1985年白土窑窑址出土


磁州窑系之五——井陉窑


井陉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北部和井陉矿区,于1989年被发现,目前调查、勘探遗址12处,总分布面积约102万平方米,规模较大。井陉窑历史悠久,创烧于隋代,历经唐宋金,元明清,延至民国,是继邢窑、定窑、磁州窑之后河北省第四大名窑。



井陉窑是民窑,以白瓷为主,兼烧绛釉、黑褐釉、黑釉瓷次之,也见有少量的天目釉、绿釉、黄釉器。装饰手法以划花、刻花、印花、镂空为主。井陉窑出土的12件印花模子显示了金代印花的精湛艺术,其图案反映内容丰富,技法多样。


金代 井陉窑出土的四季花卉纹碗模子,制作精美


井陉窑产品以各式的碗盘为主,其次为钵、盂、瓶、壶、尊、罐、盒、盆、炉、灯、枕、建筑构件及人物、动物小塑玩具等。


金代 井陉窑白釉戳印花枕


井陉窑在宋金时期达到繁荣。其风格与定窑、磁州窑非常接近,故有人建议归入“磁州窑系”。


由于篇幅原因,还有不少“磁州窑系”窑口,不在此一一罗列。特别是一些重要窑口,如吉州窑、耀州窑等,我将来可能要进行重点讲解的。


结束语


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磁州窑扎根民间,以服务市场和百姓为主要方向,与时代同步,推动我国陶瓷历史前行。

他打破传统的束缚,以开放的学习姿态,兼收并蓄,砥砺创新,把一切认为美好的东西,吸收并创造性地融入瓷器的设计、制造和装饰中,装扮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他仿造金银器器型、学习名窑的精品之作,并将其平民化、市场化,推动陶瓷在大江南北乃至东南亚民间广为传播。

他像一名中国陶瓷的耕耘者,行进于河边与田间地头,低调又充满生活智慧,随意而不失严谨韵味,粗简却不失精致雕琢。

他以白地黑花为主要载体,将北方民间艺术、审美、民俗、体育、竞技、舞蹈、诗文、谚语、警示、乐曲、传说、故事、游戏、教育、花卉、风景等元素,创造性应用于瓷器的装饰,使一件瓷器犹如一段历史、一篇教材、一首乐曲、一个写意素描、一副瓷上水墨画,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和审美,像千年的行者一般,沾溉天下,造福百姓。

他以“民间网红”的姿态,不计“名利”地将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器型、纹饰、图案题材以及制瓷技术、装饰方法传播到大江南北和东南亚,间接地推动着中国水墨画的传播,也推动着釉下彩、青花瓷、斗彩等装饰工艺的产生和发展,更提升了中国陶瓷技术、文化和艺术的整体水平。

在文章的结尾,我想再说一句:低调、伟大的磁州窑就是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磁州窑讲解结束)


感谢“参考书籍、资料”栏所列的所有古籍、现代书籍、专业杂志文章的作者,这是我大部分思路、知识、观点的来源,尽管我有些观点和所列专家、学者可能不一致,但我亦从中受益良多。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搜索。在此一并致谢!

如读者对这些古籍、现代书籍、专业杂志文章感兴趣,请联系我。


参考书籍、资料:

  1. 叶麟趾著《古今中外陶瓷汇编》1934年出版
  2. 陈万里《調查平原、河北二省古代窰址報告》载于《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1期
  3. 陈万里著《陶枕》朝花美术出版社1954年8月出版
  4. 杨宝顺《汤阴县鹤壁古瓷窑遗址》载于《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7期
  5. 陈万里《鹤壁集印象》载于《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10期
  6. 陈万里《磁州窑的过去及未来》载于《装饰》1959年2期
  7. 张谔《漫谈磁州窑新产品》载于《装饰》1959年2期
  8. 冯先铭《瓷器浅说》(续)载于《文物》1959年5期
  9. 武寄琦《河南安阳西郊唐、宋墓的发掘》载于《考古》1959年5期
  10. 刘来成《观台窑址发掘报告》载于《文物》1959年6期
  11. 冯先铭《河北磁县贾璧村隋青瓷窑址初探》载于《考古》1959年10期
  12. 陈万里《故宫博物院十年来对古窑址的调查》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2期
  13. 宋伯胤《萧窑调查记略》载于《考古》1962年3期
  14. 陈万里《中国瓷器史上存在着的问题》载于《文物》1963年1期
  15. 陈万里《中国历代烧制瓷器的成就与特点》载于《文物》1963年6期
  16. 胡悦謙《安徽蕭县白土窑》载于《考古》1963年12期
  17. 冯先铭《河南密县登封唐宋古窑址调查》载于《文物》1964年3期
  18. 李辉柄《磁州窑遗址调查》载于《文物》1964年8期
  19. 冯先铭《新中国陶瓷考古的主要收获》载于《文物》1965年9期
  20. 张宁《记元大都出土文物》载于《考古》1972年6期
  21. 山东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磁村古窑址试掘简报》载于《文物》1978年6期
  22. 王振铎《试论出土元代磁州窑器中所绘磁针》载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0期
  23. 冯先铭《宋磁州窑综论》载于《人文杂志》1980年1期
  24. 叶喆民《论当阳峪窑与磁州窑系(一、二)》载于《中国陶瓷》1982年1、2期
  25. 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冯先铭等著 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
  26. 刘志国《磁州窑研究综述》载于《河北陶瓷》1984年2期
  27. 李文明《扬州出土的磁州窑龙凤瓷罐》载于《文物》1984年6期
  28. 李德金《宋元彩绘瓷》载于《景德镇陶瓷》1984年S1期
  29. 张子英《磁州与磁州窑》载于《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1985年4期
  30. 耿青岩《金代磁州窑系卧女瓷枕》载于《文物》1985年10期
  31. 刘志国《磁州窑的起源、发育与形成_》载于《河北陶瓷》1986年4期
  32. 叶喆民《磁州窑新得》载于《中国陶瓷》1987年4期
  33. 刘礼纯《江西瑞昌宋墓出土磁州窑系瓷瓶》载于《文物》1987年8期
  34. 贾振国《淄博市博山大街窑址》载于《文物》1987年9期
  35. 长谷部乐尔《磁州窑的历史及其影响》载于《陶瓷研究》1988年3期
  36. 刘荷英《河南鹤壁集宋代瓷枕》载于《考古》1988年9期
  37. 杨静荣《有关磁州窑起源和发展的几个问题》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2期
  38. 刘志国《金代磁州窑的特征》载于《河北陶瓷》1989年2期
  39. 邯郸地区文管所《观台窑考古发掘的新收获》载于《文物春秋》1989年4期
  40. 刘善沂《山东聊城地区出土的磁州窑瓷器》载于《考古》1989年8期
  41. 刘志国《关于磁州窑原料的研究》载于《陶瓷研究》1990年2期
  42. 叶喆民《磁州窑书法欣赏》载于《装饰》1990年4期
  43. 秦大树《磁州窑的研究史》载于《文物春秋》1990年4期
  44. 秦大树《河北省磁县观台磁州窑遗址发掘简报》载于《文物》1990年4期
  45. 秦大树《河北省磁县观兵台古瓷窑遗址调查》载于《文物》1990年4期
  46. 陈尧成《鹤壁集窑黑、红彩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载于《硅酸盐学报》1990年6期
  47. 张子英《磁县发现北宋漏泽园丛葬地》载于《文物春秋》1992年2期
  48. 张子英《磁县古代陶瓷工业烧造的三个区域》载于《文物春秋》1992年3期
  49. 刘志国《磁州窑的馒头窑与烧成技术》载于《陶瓷研究》1992年4期
  50. 张子英《解放前的彭城陶瓷工业》载于《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1992年5期
  51. 刘志国《古代磁州窑陶瓷商品初探》载于《河北陶瓷》1993年1期
  52. 张子英《磁州窑瓷枕》载于《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1993年2期
  53. 张子英《磁州窑烧造的文字枕》载于《文物春秋》1993年4期
  54. 张子英《浅议磁州窑“张家”造枕》载于《中原文物》1994年1期
  55. 叶佩兰《故宫博物院藏铭文枕》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1期
  56. 于文荣《漫谈磁州窑陶枕工艺》载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2期
  57. 秦大树《试论磁州窑的民窑特色》载于《文物春秋》1994年3期
  58. 冯先铭《浅谈白釉绿彩瓷器》载于《收藏家》1994年4期
  59. 秦大树《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的产生与发展》载于《文物》1994年10期
  60. 马忠理《磁县北朝墓群_东魏北齐陵墓兆域考》载于《文物》1994年11期
  61. 李輝柄《磁州窑及其瓷枕》载于《紫禁城》1995年1期
  62. 张威《辽宁绥中元代沉船调查述要》载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1期
  63. 张子英《磁州窑观台遗址出土的瓷枕》载于《华夏考古》1995年1期
  64. 庞昊《翁牛特旗发现元代磁州窑龙凤纹瓷罐》载于《文物》1995年3期
  65. 刘天鹰《浅谈磁州窑的装饰主要技法与特点》载于《文物春秋》1995年3期
  66. 周军《河南密县西关瓷窑遗址发掘简报》载于《考古》1995年6期
  67. 郝亚山《鹤壁集瓷窑遗址浅说》载于《中原文物》1996年3期
  68. 秦大树《论磁州观台窑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载于《华夏考古》1996年3期
  69. 秦大树《观台磁州窑遗址繁荣阶段述论》载于《中原文物》1997年1期
  70. 张子英《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载于《考古》1997年3期
  71. 北京大学考古系等著《观台磁州窑址》文物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72. 叶佩兰《元代磁州窑的几点新成就》载于《收藏家》1997年5期
  73. 陈万里著《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74. 秦大树《论红绿彩瓷器》载于《文物》1997年10期
  75. 秦大树《邯郸市峰峰矿区出土的两批红绿彩瓷器》载于《文物》1997年10期)
  76. 秦大树《简论观台窑的兴衰史》载于《文物春秋》1997年S1期
  77. 赵青云《磁州窑与河南各地的民窑》载于《文物春秋》1997年S1期
  78. 马忠理《磁州窑的装饰品种及其流行时代》载于《文物春秋》1997年S1期
  79. 雪生《试论磁州窑的文化现象》载于《文物春秋》1997年S1期
  80. 陈尧成《磁州窑古陶瓷装饰技术成就》载于《文物春秋》1997年S1期
  81. 吴志红《从釉下彩绘瓷看磁州窑与吉州窑之区别》载于《文物春秋》1997年S1期
  82. 周淑兰《磁州窑的铁锈花装饰》载于《文物春秋》1997年S1期
  83. 张增午《浅析豫北磁州窑系与河北诸窑的关系》载于《文物春秋》1997年S1期
  84. 杨贵金《当阳峪窑新探》载于《文物春秋》1997年S1期
  85. 王文强《鹤壁窑白地黑花瓷的创烧与发展》载于《文物春秋》1997年S1期
  86. 陈润民《清宫藏宋代磁州窑瓷器》载于《收藏家》1998年6期
  87. 于荣丽《记两件带墨书题记的磁州窑瓷器》载于《收藏家》1998年6期
  88. 李知宴《评<观台磁州窑址>》载于《文物》1998年8期
  89. 刘涛《绞胎器与“绞釉”器》载于《中原文物》1999年1期
  90. 张子英《磁州窑及纹样装饰》载于《河北陶瓷》1999年2期
  91. 张玉芳《洛阳出土的宋代瓷器漫谈》载于《中州今古》1999年3期
  92. 秦大树《试论翠蓝釉瓷器的产生、发展与传播》载于《文物世界》1999年3期
  93. 秦大树《论磁州窑与定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4期
  94. 刘涛《当阳峪窑剔划花瓷器》载于《中原文物》 2000年1期
  95. 长谷部乐尔《元代磁州窑的特征》刘志国译 载于《陶瓷研究》2000年2期
  96. 陈银凤《正定县收藏的几件井陉窑瓷器》载于《文物春秋》2000年2期
  97. 秦大树《宋元时期磁州窑瓶类器物的发展及其使用功能探讨》载于《南方文物》2000年4期
  98. 张子英《磁州窑历代烧造述略》载于《邯郸师专学报》2000年4期
  99. 王兴《磁州窑的书法艺术》载于《邯郸师专学报》2000年4期
  100. 马忠理《磁州窑独特装饰艺术研究(上)》载于《邯郸师专学报》2000年4期
  101. 马忠理《磁州窑独特装饰艺术(下)》载于《邯郸师专学报》2001年1期
  102. 弓场纪知《谈宋代磁州窑》刘志国译 载于《陶瓷研究》2001年1期
  103. 詹嘉《古代瓷枕民俗文化探析》载于《江苏陶瓷》2001年1期
  104. 长谷部乐尔《论金代磁州窑》刘志国译 载于《陶瓷研究》2001年2期
  105. 马小青《磁州窑白地黑花元曲枕》载于《文物春秋》2001年2期
  106. 张子英《试论观台金代磁州窑》载于《华夏考古》2001年2期
  107. 郭济桥《井陉窑的发现和研究》载于《中国陶瓷》2001年2期
  108. 陈景顺《禹州扒村窑白地黑花瓷艺术鉴赏》载于《文物天地》2001年5期
  109. 李文杰《河南密县西关窑五代珍珠地划花白釉瓷钵工艺分析》载于《文物春秋》2001年5期
  110. 秦大树《白釉剔花装饰的产生、发展及相关问题》载于《文物》2001年11期
  111. 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112. 陈力军《磁州窑系陶瓷装饰绘画中的写意格局》载于《装饰》2002年2期
  113. 戴书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磁州窑题字瓷器》载于《文物春秋》2002年3期
  114. 刘涛《珍珠地划花瓷器的类型与年代》载于《中原文物》2002年3期
  115. 孙传波《大连地区出土的元代磁州窑白釉褐花罐》载于《北方文物》2002年3期
  116. 王兴《磁州窑与潇湘八景》载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3期
  117. 马小青《磁州窑四系瓶新证》载于《文物春秋》2002年4期
  118. 刘志国《酒文化与磁州窑》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年5期
  119. 郝良真《磁州窑臼地黑绘花酒坛及相关问题探析》载于《文物春秋》2002年5期
  120. 陈杰《浅析宋元时期磁州窑彩绘牡丹纹》载于《文物春秋》2002年6期
  121. 刘涛《磁州窑类型—几种瓷器的年代与产地》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2期
  122. 刘志国《磁州窑瓷枕诗情画意赏析》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03年2期
  123. 张长安《河南鹤壁古代陶窑遗址浅析》载于《华夏考古》2003年3期
  124. 马小青《磁州窑枕上的苏轼词》载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4期
  125. 徐巍《从磁州窑枕看宋代民间体育》载于《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4期
  126. 杨贵金《中国绞胎艺术瓷研究》载于《焦作大学学报》2004年1期
  127. 杨栋《冀南出土磁窑器物上的金元词曲》载于《文艺研究》2004年1期
  128. 徐巍《从磁州窑枕看宋代民间体育(续)》载于《中国陶瓷》2004年2期
  129. 郭守龄《朝鲜粉青砂器与中国宋代磁州窑的关联性》载于《装饰》2004年4期
  130. 刘志国《磁州窑鱼藻纹盆艺术鉴赏》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05年3期
  131. 刘志国《磁州窑陶瓷绘画艺术鉴赏》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05年4期
  132. 陈杰《从磁州窑彩绘婴戏纹看宋金时期的儿童—兼谈磁州窑彩绘婴戏纹的风格特点》载于《四川文物》2005年5期
  133. 郭学雷著《明代磁州窑瓷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134. 冯小琦《宋代如意形瓷枕》载于《文物》2005年9期
  135. 马小青《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连载)》载于《收藏界》2005年10-12期
  136. 张伟英《磁州窑白地黑绘装饰艺术研究》系《苏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37. 傅瀛莹《试论金代扒村窑白地黑花瓷人物图案》载于《华夏考古》2006年1期
  138. 刘志国《磁州窑四系瓶艺术赏析》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06年1期
  139. 刘志国《磁州窑锦地开光装饰艺术》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06年2期
  140. 马小青《河北境内磁州窑的内河运输》载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2期
  141. 张燕《走近山西榆次窑》载于《收藏界》2006年3期
  142. 原雪辉《当阳峪窑研究中几个需要澄清的问题》载于《焦作大学学报》2006年3期
  143. 陈杰《略谈宋元时期山东地区瓷器手工业的磁州窑因素》载于《华夏考古》2006年4期
  144. 王鸿新《当阳峪窑与磁州窑的黑白刻剔花和铁绣花》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06年4期
  145. 马小青《宋元磁州窑文字枕概述及断代(上、下)》载于《收藏界》2006年4、5期
  146. 马小青《磁州窑瓷枕上书写的苏东坡词》载于《收藏界》2006年11期
  147. 王兴《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婴戏枕》载于《收藏家》2007年1期
  148. 刘志国《明代磁州窑艺术(上、下)》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07年2、3期
  149. 王鸿新《北宋时期当阳峪的陶瓷制造业》载于《焦作大学学报》2007年3期
  150. 汪东《宋代磁州窑装饰艺术研究》载于《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4期
  151. 张伟英《磁州窑白地黑绘纹饰的装饰性研究》载于《中国陶瓷》2007年7期
  152. 王兴《磁州窑元杂剧画枕》载于《收藏家》2007年8期
  153. 许婷婷《古磁州境内宋元时期磁州窑系瓷器绘画研究》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年硕士论文
  154. 刘敬华《磁州窑瓷枕造型艺术研究》系《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55. 刘庆庆《扒村窑瓷绘艺术研究》系《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56. 李少颖等著《瓷上水墨 中国扒村窑艺术》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157. 郝良真《磁州窑瓷塑玩具刍议》载于《文物春秋》2008年1期
  158. 潘军《磁州窑“瓷诗文化”评析》载于《文博》2008年2期
  159. 北朝《当阳峪窑群概述》载于《收藏界》2008年2期
  160. 郭画晓《洛阳宋代瓷枕赏析》载于《文物世界》2008年2期
  161. 庞洪奇《“清末新政”与磁州窑瓷业改良》载于《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4期
  162. 刘涛《<明代磁州窑瓷器(郭学雷著)>读后》载于《文物》 2008年7期
  163. 康煜 曾琼《刍议磁州窑和吉州窑釉下白地彩绘装饰纹样》载于《中国陶瓷》2008年9期
  164. 张晓燕《从磁州窑瓷枕看宋元市井文化的勃兴》载于《文物世界》2009年2期
  165. 刘洁《瓷枕的文化》载于《浙江工艺美术》2009年3期
  166. 原雪辉《论当阳峪窑》载于《焦作大学学报》2009年4期
  167. 原雪辉《当阳峪窑、焦作窑或修武窑“供御”等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载于《焦作大学学报》2009年4期
  168. 张伟英《磁州窑装饰艺术探源》载于《中国陶瓷》2009年5期
  169. 刘志国《金代磁州窑雕塑艺术》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09年6期
  170. 鹤壁市文物工作队编《鹤壁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171. 叶喆民、马忠理编《中国磁州窑》上、下 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172. 刘志国《磁州窑釉装饰艺术》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年3期
  173. 陈斌《浅谈磁州窑文化的艺术特色》载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3期
  174. 陈馨《磁州窑系瓷枕制作工艺初探》载于《考古与文物》2010年3期
  175. 董健丽《山东淄博磁村窑址调查》载于《中原文物》2010年3期
  176. 陈敏《当阳峪窑的装饰艺术》载于《中原文物》2010年4期
  177. 丁珊《当阳峪窑器物装饰形式初探》载于《装饰》2010年8期
  178. 李明琴《丰富多彩的彭城窑瓷器》载于《收藏界》2010年10期
  179. 王建保《磁州窑考察纪略》载于《陶瓷学报》2011年1期
  180. 王建保《当阳峪窑址群考察纪略》载于《中国陶瓷》2011年1期
  181. 高岩 等《淄博陶瓷“当代国窑”一试论淄博窑的历史内涵(一、二)》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2、4期
  182. 叶喆民著《中国陶瓷史》增订版 三联书店2011年3月出版
  183. 赵会军《试论登封窑》载于《中原文物》2011年4期
  184. 魏传来《巧手精工、神韵天成—山东淄博窑宋金绞胎瓷器浅说》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9期
  185. 刘志国《磁州窑对日本陶瓷的深远影响》载于《东方收藏》2012年8期
  186. 刘立忠《磁州窑陶瓷的艺术价值与成就》载于《陶瓷研究》2013年3期
  187. 孔六庆《论北方陶瓷绘画的宋代磁州窑系瓷绘》载于《陶瓷学报》2013年3期
  188. 董健丽《论金代介休窑及相关问题》载于《华夏考古》2013年4期
  189. 中国艺术博物馆编《中国登封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190. 魏传来《山东淄博古窑址出土陶瓷欣赏(一、二)》载于《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年5、7期
  191. 刘志国《试析磁州窑对韩国陶瓷的影响》载于《东方收藏》2015年6期
  192. 刘志国《瑰丽的玄色之美—谈彭城窑黑釉天目茶具艺术》载于《东方收藏》2015年12期
  193. 郑以墨《图像与知识的建构—宋元时期磁州窑瓷枕研究》载于《中国美术研究》 2017年4期
  194. 米向军《浅述磁州窑对外交流》载于《收藏界》2019年1期

  195. 元代 托克托主编《宋史》卷六十一、八十六、三百、三百四十八、四百六十八 收录于《四库全书》
  196. 明初 曹昭著《格古要论》卷下 收录于《四库全书》
  197. 明初 曹昭著 王佐增补《增订格古要论》卷七 收录于《续四库全书》
  198. 明代 徐溥、李东阳撰《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七 工部十一《陶器》载于《四库全书》
  199. 明代 申时行撰《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 工部十四《陶器》载于《续四库全书》
  200. 明代 汤显祖著《邯郸记》第三折《入梦》 刊于明万历刻的《新编绣像》
  201. 明代 谢肇淛著《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 列《四库全书》禁书
  202. 明代 张萱《疑耀》卷七“磁器” 收录于《四库全书》
  203. 清代 蓝浦原著 郑廷桂補辑《景德镇陶录》卷七 古窑考即附录
  204. 清代《光绪重修广平府志》卷十八“磁州物产”
  205. 民国 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说窑第一
  206. 民国 张厚璜、李详耆著《钜鹿宋器丛录》天津博物院 1923年出版



您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交流,并收藏、关注、转发。谢谢!


程彦林 于北京

逊克玛瑙真假辨别

茶盘排水管怎么安装方法